烟草在线据《三晋都市报》报道 近年来,大量山寨食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食品的特点,就是包装上与一些正规产品高度相仿,往往只是一字之差,如果不逐字查看很难辨别出来,即使与正规厂家的产品摆放在一起,也能达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地步,极容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城中村:山寨食品充斥多与正品相似
1月23日,记者在省城许西村的一家商店中看到,山寨3夹2饼干与正品3+2饼干都摆放在饼干的货架上,两者之间的包装类似,而且都有草莓、巧克力等几种口味,但是价格却相差很多。山寨3夹2饼干售价2.5元,而正品的3+2饼干售价4.3元。“我不知道它们的味道是否一样,但是3夹2的饼干也有人买,因为比较便宜。”商店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饼干销售区,记者还看到趣中趣、奥可比等山寨食品。
食品行业“傍名牌”现象不断出现,这些山寨食品一般会出现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中村、火车站等附近的商店中。
消费者:无辜被“山寨”无地去说理
“看包装真没发现问题,打开喝了一口,才知道不对味!”1月23日中午,各家各户炊烟袅袅,太原市万柏林区下庄村的老李却提溜着一箱“伊利优酸乳”在街边转悠。“呦,老李,不吃午饭,大中午转悠什么呢?不吃饭改喝奶啦?”邻居王婶笑问。“气死我了,家里送来一箱"山寨"酸奶,我得问问是从谁家买的!”老李气愤地说。
老李说,上午,儿子的朋友到家里找儿子,在村边的小商店里买了一箱“伊利优酸乳”。等小伙子走了,孙子说要喝,老李开箱掏出一小盒。没想到孙子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味道不对。老李仔细看了看包装,吃了一惊。“纸箱上写的是"伊利优酸乳",没想到酸奶盒上却写的是"伊利酸酸乳"。幸好孙子只喝了一口,要是都喝了,出了问题可怎么办?”老李说。老李要找到这家店,可是没票据又没证人,老李走了一圈,谁家都不承认。
“村边商店的假东西多了去了,我上次在一家店里买了一桶金龙鱼油,回家才发现是"全龙鱼"。找回去,店家开始死不认账,吵了半天才给退了。”王婶说着指了指对面的一家小杂货铺,“就当吃了哑巴亏吧,下次小心点。”
工商:傍名牌食品屡禁不止背后原因复杂
1月23日,记者就城中村山寨食品泛滥的现象采访了太原市工商局消保处的范培龙处长。“所谓山寨食品,我们业内称为傍名牌现象。”范培龙很无奈地说,“只要接到举报,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调查。一旦确定经营者有销售傍名牌产品的行为,会责令其立马对产品进行下架,并处以罚款。每次查完,市场上的傍名牌产品少了。可是过一阵就又出现了。”目前,太原市场上被查处的傍名牌食品中以口香糖最多,这类产品的产地多在广东、福建一带。
究其原因,范培龙解释,傍名牌食品主要出现在车站、城中村附近的商店里,这些地方消费者流动性大,就连店主的流动性也很大,查扣一批,过两天换了老板,换个种类继续经营。
傍名牌产品能够长久地在市场上存在,主要还是利益的驱动。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创立一个品牌并被消费者认可,需要耗费大量经济和时间成本,一些刚起步的小型企业于是就动了“搭顺风车”的念头,在产品的制作与包装上,故意混淆本公司与知名公司的名称或品牌名,使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误解,以达到扩大销路、获取利润的目的。
傍名牌现象泛滥还在于很多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不具备自我保护力。不少小型企业基本就是跟风生产,流行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做法短期内也许会有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更是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利益。一些正规品牌由于未注册商标,不享有商标专用权,很难通过法律手段维权。企业只能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寻求权益保护。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