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俗话说“烟酒不离店”,也就是说不管是烟还是酒,要选购引进一些当地认可的品牌,尤其是一些当地产的烟和酒,或者是在当地销售时间长,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的品牌。切不可盲目引进,“大意失荆州”,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下面,我们找来两个案例,看看他们在烟酒的引进中存在着哪些“短板”,同行又是如何指点迷津的---
零售客户:张雨承
感言:“名牌”成了“鸡肋”
大家都知道,洋河酒很有名,尤其是以蓝色经典系列为代表的品牌更是深得人们青睐,但洋河镇并非只有洋河酒厂一个厂家产酒,后来打听到这个镇上的酒厂是多了去了。
去年春节前,有一家地处洋河镇的酒厂找上门来,把他们产的酒说得天花乱坠,大有和蓝色经典一比高低的可能。我当时想,都是一个镇上产的酒,质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并且,酒瓶、名字和蓝色经典系列都差不多,但价格上可就有天壤之别了。这可是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再来看看我们周边的消费群体吧,这几年,随着乡镇企业大发展,周边郊区的农民都到镇上的企业里打工赚钱,每个月两三千块钱的工资也让他们的腰包显得鼓鼓的,再也不会喝那些小商小贩送上门来用酒精勾兑的散酒了。看看马上春节就要到了,谁家不准备一些好酒来应酬亲友和自己享用。同时,一提起洋河酒,就让人想起各个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广告。
心动不如行动,我赶紧出手订购了四五十箱。没想到,这种洋河酒卖得却一点儿都没有我心里盘算的那样一帆风顺。有几位周围比较熟悉的居民在我的推荐了,买了几瓶回去,但他们却再也不买了,说这酒味儿不正,喝下冲口,喝后上头,都是一股酒精味儿,太难喝了。这时,我才尝尝看,还真这么回事儿,十几块一瓶,都赶不上我们当地五六块钱一瓶的好喝。都怪自己当时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一心想着赚钱,也没想到适销对路的问题,造成了滞销的局面,酒肯定卖不出去了,有的熟人怕我向他们推销这款白酒,平时都不敢上门来卖东西,更不提没事儿来坐坐了,该死的白酒,不仅让我一分钱没赚到,还让我积压了四五千块的本钱在上面。为了恢复以前的经营状态,我干脆把这款酒直接下架,堆进仓库。春节过后,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才把这批酒给处理完,钱没赚到,倒贴了一千多块钱,至今想起来还后悔,真是大意失荆州呀。
分析自身失败原因: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白酒这款商品,在引进时一定要在适合本地人口味的基础上进行,不能盲目地去崇拜一些牌子较响的品牌。比如,我进的这款洋河酒,其实并非是洋河酒厂产的,只是洋河镇上的一个小酒厂,傍上“洋河”这棵大树了,让我被产地所误导。其实,要想知道引进的白酒适不适合当地人的口味,一尝便知。我当时引进时就吃了这个亏儿,没有当面口尝一下。一个人还不行,必须要多人品尝,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就拿我上次地的那款白酒来说吧,酒盒上面定的是“绵柔型”,许多消费者买回去都说是“酒精味儿型”还差不多。其次,不要进一些口味太冲,度数太高的白酒为主打销售商品。江苏地区不像东北那里天气冷,需要一些烈性的高度酒,而是要进一些度数相对较低的平和型白酒,以40度左右的白酒为宜。
零售客户:孙厚强
感言:不是“香饽”是“累赘”
要说咱开店也开了二十多年了,卖烟也有一定的经验。比如,八十年代人们挂在嘴上的“一云二贵三中华”的“顺口溜”,九十年代红塔山的红红火火,那段岁月,烟好卖,钱好赚,真让人难以忘记。
刚开店时,我们卷烟销售利润有70%以上来自云贵产卷烟,许多地产烟都是亏本儿卖,不像现在,地产烟成了香饽饽,就连以前异常红火的红塔山卷烟,现在也是风光不再了。
地产烟供应量减少,也带来了供需不足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烟草公司也调剂了许多省外烟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因为我这儿处于的是城乡结合部,人们消费观念较为保守,省外的许多新品牌卷烟在我这儿根本就没有市场,所以,对于新品牌的省外卷烟,我都是执着谨慎的态度,只进一些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牌来销售。因此,我这儿销售的品牌也相对较少,只有近二十个品牌规格。
今年春节后,烟草公司供应的10元档卷烟,省内品牌没有一个,基本上都是省外品牌当家,并且都是刚引进的“新面孔”,十元档卷烟可是我这儿的主销规格,能占整个销售的40%以上,这个档次的卷烟没有,可真是要我的命了。在等了几轮省内烟订货都没有时,我心里是异常着急。正在这个时候,客户经理上门告知,烟草公司刚引进贵州中烟10元档的贵烟,黄色包装,很有卖相。客户经理刚介绍完,我头脑里就显现出了“一云二贵三中华”几个字,现在放开了,要是在以前,这些烟都是很难买到的紧俏货。“贵州产的,肯定错不了,和顾客推介起来难度也肯定小得多。”我当时这样想道。由于这个档次的卷烟已经断货好几天,加之,又是这么响的牌子,我像久旱逢甘露似的,一口气就进了十条回家。心里也在暗暗地打小九九。哪知,在我的推介之下,起先大家都买一包抽着试试,但却没有人来买第二次,原来,该品牌的卷烟有一股特殊的酒香味。而我们这儿靠酒厂近,每天早上都闻着酒厂出锅翻窖时的酒香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他们都说,酒是留着喝的,放在烟里面抽,效果就不太好了,何况,还有一些不喝酒的烟民,他们在存在上一种排斥的消费心理,在试过一次之后,他们当然不会再来回头购买了。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牌子响不是万能的“通行证”,消费者不认可,你再强势的品牌也没有用。我吃的就是这个亏儿,客户经理也奇怪,怎么在别的地方卖得很火的卷烟,到你这儿就不灵了。看样子,还是要针对顾客的消费嗜好来选择卷烟品牌,可不能光听品牌强势就盲目引进,结果,还是自己吃亏。
分析自身失败原因:
这就是品牌的区域差异,据我在网上订货平台里反馈,烟草公司的人说,其实这款品牌在我市销售势头还是很好的。但没想到,到我这儿却卖不动了。分析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我没有试销,就一下子引进太多,造成了库存积压。应该要先收集市场反馈,再有针对性地引进,才能不至于造成滞销的现象;二是自己对大品牌太信任了,对该款卷烟没有仔细地了解,了解其特征。不知道这款卷烟里面的酒味这么浓厚,并不适合当地人的消费习惯,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还是卷烟品牌引进的不对路子造成的。
编者有话:
不管是烟还是酒,适合顾客需求的,才是最好的。特别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顾客对商品的选择也会从多方面因素去考虑,不是将就,而是讲究了。以上两位零售客户,选择的品牌都是些名气很大的强势品牌,但在当地却并没有打开市场,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考察和对品牌的研究所造成的。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还是请身边的零售高手来破解难题---
零售客户:丁怀军
支招:适销对路卖烟酒
在我们零售经营中,烟酒占的比例很大。这两种产品,利润较高,周转也很快,因此,也得到了许多零售客户的青睐。但是,烟酒这两类产品因其所处地域的特殊性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比如我国北方天气较寒冷,为了防寒,北方的人爱喝烈酒,度数高,下肚一团火,是他们喜欢的。而南方的气候比较温和,南方人基本上选择一些度数相对较低的白酒还有米酒、黄酒等等。卷烟亦是如此,作为我们土生土长的零售客户,应该要精通这一点。其实,并不是我们零售客户不知道这些事情,许多时候都是粗心大意所造成的。
比如,引进白酒的张老板,如果他问清酒水的来路,虽然都是洋河这个产酒名镇所生产出来的白酒,是不是洋河酒厂旗下的产品呢?还有在口味上有没有什么差异呢?适不适合地方人的口味,打开一瓶尝一尝,就不会出现适销不对路这种情况了。我以前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邻县的一家酒厂来我这儿推销白酒,这款酒是价格比较实惠,虽然只隔十几公里路,但在我和几位在店前闲聊的顾客尝过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酒厂的酒特别“冲”,一点也没有我们这儿生产的白酒平和。于是,我委婉地回绝厂家让我引进的要求。而这条街上,许多零售同行都进了不少货囤积在家里,事后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款白酒因为不适合我们这儿消费者的口味,虽然一河之隔,这么多年却没有打进我们这儿的市场。
同时,孙老板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人们常说“烟酒不离店”,也就是说当地人长期抽当地烟,喝当地酒,已经形成了特定的消费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更改,你要是硬头引进,碰壁的还是自己。比如,我们这儿消费者喜欢烤烟型的卷烟,你再宣传有些混合型卷烟烟气烟碱量、焦油含量怎么低,对身体然害怎么小,但消费者却并不买帐,在我这儿到现在还没有打开市场。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在引进烟和酒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在少量的试销之后,如果市场认可,再加大数量才行,不能一曝十寒,防止自己吃亏。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