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匆匆那年,“人民大会堂”品牌卷烟的成功,让我们意气风发。
风雨兼程,除了偌大的家业,我们更想留给后人的是一段经历。
这段经历在品牌创业者身上凝聚成的独特气质,就叫做“会堂精神”。而这一切,我们可以从一个人故事慢慢的讲起。——题记
记得,营烟卷包车间B3机组的设备上方,曾经挂着三块很有“分量”的奖状。新来的员工总会好奇的打听它的获得者的情况,这时师傅们就会很自豪与这些新人的分享张志红的故事。
话说十几年前,专卖制度尚未确立,那是烟草行业的战国时代,一度品牌纷繁,烟企林立。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营口烟厂一时举步维艰。而放眼全国,以“红塔山”为首的几大品牌正迅速占领市场,烟草行业的新秩序已初见端倪。新形势下,营烟开始调整思路,决心以大品牌赢得大市场,这也拉开了,“会堂”品牌创业的序幕。
做一包有态度的烟,要用心赢得市场。
为了“人民大会堂”品牌的成功,营口烟厂倾尽全力,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工作,接下来就要看卷包车间了。车间领导立即选定素来工作认真勤奋的张志红为核心的精干力量,组建了“人民大会堂软红”机组,生产高端的软包“会堂”卷烟。在当时一包30块钱的烟应当属于奢侈品了,所以对它的生产一切都要从严。从试制的第一天起,张志红的口袋里就多出一副整洁的白手套,作用是检查设备的清洁程度,从设备检修,到设备运行,无论哪里白手套过处必须要一尘不染,这一上任就确立了新机组的工作风格。在她的机组,对产品工艺标准和在线监测也是更加严格的。普通产品小包商标纸错牙不超过2毫米的标准,在这里要使用游标卡尺才能测量出来,15分钟自互检的频次,在这里5分钟就要做一次。几年下来,这个机组居然没有一次在线质量追溯和不合格品市场反馈,令人惊叹。现在车间使用的比较成熟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就是她那时候探索和确立出来的,可见她对品质要求达到了怎样苛刻的程度。因为张志红觉得,要用心赢得市场,就必须要让消费者从这包烟品质上看出我们的态度,这样才能配得上这包烟的身价,才能创出我们的品牌。
做一个有影响的人,不拼哪会有奇迹。
随着市场的渐渐认可与全国烟草制品感官评吸第一名的夺取,“人品大会堂”卷烟,开始变得家喻户晓,人们竞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营烟人已经推开了一个更加广阔市场的大门。尤其是逢年过节,高档的礼品“会堂”烟更加供不应求。而卷包车间的手工包装礼品烟的任务就变得艰巨异常。抓不住这个占领市场的好时机,就意味着让市场拱手让出,这是营烟人不能接受的。记得那一次要过年了“会堂”礼盒烟实在太好卖,任务眼看就要干不完了,几家烟草公司直接派人开着货车到厂里排队等着出货,厂长急的团团转,车间领导都跑去包烟现场帮忙抬箱子去了。了解到这个情况,刚下夜班的张志红,带着她的机组人员,匆匆洗了把脸,就径直赶赴包烟现场。瞪着红红的眼睛,一脸疲惫的张志红仍然是保持着严肃的表情,一丝不苟的忙着手上的活。看到这一幕,很多人为之感动,大家干的起劲了。渐渐地在张志红的影响下的参加包烟的人又多了起来,许多下了零点班的人都默默的加入其中。实在坚持不住的就跑去洗把脸振作一下精神,继续投入工作。有的人手里还攥着烟就睡着了,领导们就为他们披上衣服,不一会醒了又会不好意思的赶紧干活。最后卷包车间奇迹般的完成了所有生产任务,为开拓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回想起来,“会堂”精神诞生大概就是车间那些年这样拼出来的吧,真是一个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创业年代。不过我想,张志红的故事演绎的也许只是车间里的“会堂”精神,并不是它的全部。放在整个企业的品牌创业历程中,更是无数创业者们的智慧、勇敢、拼搏、坚持,等等共同丰富了“会堂”精神的内涵,才有了红辽公司做大做强的今天。
而今风华正茂,正意气风发的后辈们,要怎样发扬我们的精神传统,来面对烟草行业新的格局,进行“会堂”品牌的第二次创业,将会决定我们的未来。
就要靠你们了,拜托了!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