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老杨身材五尺宽 短发平头宽鼻梁
圆脸瘦身一百三 笑时眼成一线天
犹如演员谢孟伟 模样滑稽个性强
烟叶生产领头雁 专卖管理净市场
卷烟营销鼓干劲 人人都把老杨夸
烟草工作三十年 酸甜苦辣都尝遍
本人学历很一般 专业特长赛科班
求真务实精业务 他是南烟全球通
生产实践有经验 科普指导他在行
专卖稽查最威严 反馈信息真有价
客户经理为大家 有事首先联系他
专销互动聚合力 量效齐增心中喜
群众路线明意义 多问几个为什么
吃苦耐劳不抱怨 对待生活很乐观
蹉跎岁月催人老 老杨腰硬还能搞
改革发展他带头 率先垂范树标杆
风来雨去不疲倦 兢兢业业显真情
两烟一专都拿手 敢为人先比作为
这是南涧群众写给云南南涧县局(分公司)宝华分销区卷烟客户经理杨朝宏同志的打油诗。
认识老杨是我1997年12月到公郎烟站工作的时候,在参加1998年烟叶收购,大家都敬称他为“老杨”,我也就敬称他为“老杨”,就像这首打油诗所写的,一米六的个头,短发平头,尖尖的鼻子,逢人那样热情的微笑,很少看到老杨有烦恼,总是乐呵呵的。后来有机会,和老杨聊天,谈起他这三十多年的“酸甜苦辣”事,我心里沉甸甸的,决定把老杨的故事写出来。因为,正是他们这些默默无闻烟草人的奉献,才铸就了南涧烟草今日的辉煌,我们应该为像“老杨”这样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的烟草人学习,致敬!
积跬步以至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杨1987年1月至1995年11月在公郎烤烟技术推广站当技术员;1995年12月至2007年1月在公郎烟叶收购站工作,任站长;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无量烟叶收购站工作,任站长;2009年1月至11月,在宝华专卖管理所工作,任所长;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在小湾专卖管理所工作,任所长;2012年2月至11月,在城区专卖管理所工作,任副所长;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城区卷烟服务分中心工作,任片区经理;2014年5月至今在宝华分销区从事卷烟客户经理。从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的四次烟草改革中,每次改革“老杨”都会做出表率,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县局(分公司)改革,服从组织安排。“老杨”从技术推广站技术员干起,一直到现在成熟的中层管理干部,他付出了太多太多。无论是在烟叶生产工作的岗位上,还是在专卖、卷烟营销的岗位上,“老杨”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认真履职,为烟农、零售客户和地方经济发展奉献着青春。
一直看到“老杨”乐呵呵的,和老杨聊天时候知道,老杨也经历过很多“辛酸事”,因为一直忙烟站的工作,家里全靠老人和老婆经管,现在老爸走了,老娘又体弱多病,家里全靠老婆一个人打理,田地都是老婆一个人操持这个家,老杨经常说他亏欠老人老婆太多了,他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老爸、老娘、老婆和孩子,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老婆一个人在操持,老爸生病他忙育苗现场会筹备,回家匆匆看了一眼,就又投入到紧张的烤烟育苗现场会筹备工作中了,等他安顿好育苗工作的事情,老爸已经走了,他都没有见老爸最后一面,说到这里“老杨”流下了辛酸的泪水,这也是“老杨”一辈子的憾事!不过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是他工作的动力!
老杨有两个孩子,他说当别人家长陪孩子报名的时候,他忙烟叶生产,小女儿考大学的时候,他忙烟叶收购,他没有参加过孩子一次家长会,女儿能考上大学,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么多年了,他不是一位孝顺的“儿子”;他不是一位称职的“爸爸”;不是一位称职的“丈夫”,但我说他决对是一位称职的“烟草员工”,是像他一样默默无私奉献的烟叶技术人员,用他恪尽职守的工作换来了南涧烟草美好的今天!
我问老杨,干烟草这份工作,你后悔过吗?工资待遇不高,又辛苦,老杨嗨嗨说道,“后悔啥,既然选择了烟草工作,就要一心一意干好它,工作忙是应该的,要是下辈子我有机会还希望是一名烟草职员,呵呵!不过我要上完大学后再进来,当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烟草工作人员”老杨朴实无华的话语包涵了多少“烟草缘,金叶情”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风云变幻,方显英雄本色,波涛汹涌,最显弄潮精神。说起生活中的“甜”老杨打开了话匣子,兴高采烈的告诉我,要是说起“甜”真是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啊,全靠党的政策好,烟草行业的政策好,才有我现在的美好生活,才有咱工作的美好环境,也才有我“老杨”的幸福生活!
老杨经常说:“看着新盖的公郎烟叶收购站,他心理有说不出的欣慰,工作更有干劲了。”以前简陋的收购场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收购最怕下雨,有时候他值班,三天三夜不合眼,是常有的事情,因为怕篷布漏水,淋湿烟包,经常要起来勤检查,经常改水道,怕烟叶场地的水排不出去,现在再也不用为这些烦恼了!
他说:“远远望去,修建的引水管网犹如一条条银蛇在群山中穿梭舞动,星罗棋布的水窖水池在阳光的照耀下恰似一粒粒珍珠熠熠生辉。银蛇倾碧玉,水窖通天河;群山着绿意,润物细无声”。烟水工程引来的不仅仅是水,更重要的是汇集了民心,促进了和谐,带动了发展。它浇灌了农田,更滋润了心田,流露出的是党和政府、烟草行业与烟区群众的深深鱼水情;修建的机耕路圆了几代人历经沧桑的出村路,每一条机耕路建成,当地农民就象过节一样欢天喜地,因为每一米路面上都洒满艰辛的汗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山区机耕路承载了更为博大而厚重的内容,它是治山之路,希望之路,是发展之路,跨越之路,是引领山区烟农迈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一房多用的密集式烤房群成为烟站联系烟农最前沿阵地上的“桥头堡”,成为烟叶烘烤分级车间、烟用物资集散地、农用机械存储间、农村文化阵地的主战场,是连接党和政府、烟草行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赋予了新的文化气息和时代内涵;每当看到烟农交完烟叶满意的笑脸、零售客户量效齐增、消费者的赞许,他的心里无比激动,他为自己是一名烟草人感到深深的骄傲!
现在孩子都长大了,我家也在县城盖起了“小洋楼”,老杨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充满了信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提起生活中的“苦”老杨总是说,现在新社会这样好,比起以前那是天上地下,有啥好苦的啊,我现在身体很硬朗,我打算好好再干几年,为烟草发挥自己的余热呢!呵呵!我说那你就给我讲讲以前的苦啊!老杨说,记得1992年,那时候他在公郎烤烟技术推广站,每月的工资很低,要补贴家用,舍不得多花销,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攒钱买了一辆自行车,每月回家看家人一两次,搞烟叶生产,都是骑自行车,一年下来那辆自行车也光荣的退休了!
他原来在家中干木工活,跟着父辈种烟,他不甘于这样辛苦一辈子,就参加了烟草技术人员的技术招聘,凭着扎实的种烟技术,进了公郎镇烤烟技术推广站,当了一名普通的烟叶技术员。后来成家立业了,有了孩子,家里的重担压到他一个人身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就靠种烟,和他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那时候烟叶没有规范种植,烟农刚开始试验种植,摸着石头过河,后来烟叶形势好了,后来大家都种,想种多少就种多少,导致烟叶价格不稳定,种烟没有啥保障,亏本是常有的事!辛辛苦苦一年,到时候还赔钱,种烟技术条件差,生产设备落后,都靠人力,他那时候白天在供销社忙收购,晚上还要在家里土烤房里“装烟”、“烤烟”,说不苦那是假话!
现在有国家补贴投资的农用机械化耕种,现代化的“烤房”,统一供给的烟苗,国家投资的烟用物资,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种烟,实行合同化管理、精益化种植,比起以前种烟真是“天地两重天”,说到这里,“老杨”欣慰的笑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进入技术推广站到烟叶收购站三十多年,从一名翩翩少年到烟草中的“老前辈”,老杨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老杨和蔼的性格,很难遇“辣”联系到一起,烟草工作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老杨”发火,烟农遇到烟叶技术方面的问题、卷烟零售客户遇到营销方面的问题、消费者遇到真假烟识别的问题……,他总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知识,深得烟农、零售客户、消费者的信任,大家都戏称他为“139”。
但是对待工作“老杨”那种火辣辣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烟叶收购中,由于烟叶等级认定问题,发生分歧是常有的事情,那时候,“老杨”总是能公平的化解一切矛盾,为使烟农利益不受损失,老杨经常教育烟站技术人员:“我们也是种烟的,知道种烟的辛苦,不能亏了烟农,不能亏了公司啊!”记得有次验级人员收购的烟叶水分超标,老杨当时就火了,因为收购的烟叶水分超标,损坏的不是一包烟,可能会是几包,甚至几十包,最后,那位验级员也受到了处分;今年48岁的“老杨”,在城区客户服务分中心任片区经理一职,他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赢得了广大同事的一致好评。在工作上,他一贯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尽心尽责,主动、积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他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中,风里来雨里去,不分日夜地奔走在客户之间。为推动卷烟市场销售,求得收益的最大化,他既是新品牌的推销员、经营知识的辅导员,又是与零售客户沟通的信息员、为客户排忧解难的服务员,真情服务于每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