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具有生产优质烟叶的优越自然条件,其山地“清甜香”型优质烟叶受到多家工业企业的青睐。为提高优质原料保障能力,2009年以来,凉山烟草以基地单元建设为抓手,与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在小单元里做出了大文章。至2011年,凉山烟草已与工业企业合作建设基地单元35个,并全部顺利通过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国家烟草专卖局验收。
配套设施:打牢发展基础
凉山烟区海拔较高,夏秋之交常发生冰雹灾害。这一时期,正是烟叶采收之时,常常一场冰雹下来,烟农一年的心血就化为了泡影。如今,烟农们有了“保护伞”——防雹站,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冰雹云一出现,气象监测仪就能看到,经雷达监测站确认后,指挥中心会通过短信平台将信息发给区域内的烟农。同时,设置在该区域的防雹高射炮会‘打跑’冰雹。”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副科长高峻告诉记者。在凉山烟区,烟站工作人员把气象监测仪亲切地称为“天气的守望者”。
凉山州局(公司)把建设配套完善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作为提高优质烟叶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2005年至2011年,全系统累计投入资金28.56亿元,新建水窖12.76万口、水池5203个、沟渠3380.55千米、管网6580.27千米、小塘坝54座、提灌站28座,新增蓄水能力1912.28万立方米、基本烟田灌溉面积175.9万亩;修筑烟田机耕路1029.98千米,覆盖基本烟田128万亩;建设密集烤房30341座,密集型烘烤能力达到90.09万亩;建设防雹增雨点162个,建成了全国市州级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网络。这些都为基地单元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顺畅的通道。
土地整理工作是基地单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山区地形制约,部分烟田分布零散,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长期受阻。
2009年,凉山州局(公司)开始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治方案:针对地势开阔、坡度10°以下的集中连片梯田,打破原有田块界限,小田并作大田,取消不必要的田埂,以增加耕地面积、形成规模化种植、便于机械耕种;对坡度10°~25°的坡耕地,进行规模化的坡改梯,通过地埂修筑、田形调整、平整土地和增厚土层,建设水平梯地,形成规模种植,实现小型农机耕作。近年来,凉山烟区共整治烟田20963.88亩。
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凉山州烟叶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靠天吃饭,种烟就像赌钱。”说起过去,普格县马厂坪村烟农马阿哈直摇头。如今,看着潺潺溪水顺着“三面光”的水渠流进自家田里,抱着双臂站在田边的他憨厚地笑了:“烟地里都有自来水,旱涝保收,和过去相比,如今我们就像捧上了‘金饭碗’。”
创新模式:激发发展活力
3月,正是育苗时节,冕宁县回坪乡横路村烟农李沛龙却在镇上找了份活干。“现在,烟叶育苗不用我操心,合作社有专业化育苗服务队。我们汗珠子不消滴一颗,就能拿到好烟苗。”李沛龙说。
在基地单元建设中,凉山州局(公司)坚持“统分结合、专业合作、服务烟农”的原则,不断创新专业化服务方式,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每个基地单元都通过工商注册成立1个综合服务合作社,重点在烟农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烟叶生产环节,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
在当地烟草部门的引导下,每个合作社都制定了专业化服务工作流程、作业标准、健全的服务价格与收益分配制度。专业化服务队伍在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5个环节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初步构建起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目前,在凉山35个基地单元,育苗、植保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达100%,机耕、烘烤、分级均达80%以上。
通过统一服务,解决了分散种植模式下生产措施一致性、烟叶长势整齐度、烟叶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持续偏低的难题,提升了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植保专业队对烟叶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比单家独户喷农药效果好得多。现在基本看不到烟杈了,病虫害也减少了。”会理县益门镇上林村烟农侯永福介绍说。去年他的上等烟比例达到55%,前几年则仅有20%。
不仅如此,从减工降本上看,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5个环节亩用工较人畜耕作至少减少了10.2个。特别是合作社统一开展专业化分级,分级效率和费用下降率均达30%以上。仅此一项,烟农亩均增效约200元。
深度合作:形成发展合力
“育苗户:晏文营;品种:红花大金元;供移栽面积:5000亩……”今年年初,记者去会理县太平基地单元的几个专业化育苗点采访时,发现这里培育的品种主要是“红花大金元”。
“栽种‘红花大金元’是为了满足川渝中烟‘娇子’品牌的需求。各个工业企业对烟叶品种和品质的需求不同,我们从栽培品种到生产技术方案的制定都是从这些需求出发。这样,才能提供工业企业需要的优质原料。”会理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局长(经理)王剑说。
为更好地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凉山州局(公司)与工业企业实行深度合作。工业企业派农艺师、验级师、配方师长驻基地单元。他们从基地单元规划布局、品种指定、技术方案制定、生产管理、技术培训、项目研究、收购调拨、复烤加工等方面全程参与基地单元建设。
“每年年底,我们都会将烟叶样品送去工业企业化验。工业企业根据化验结果结合品牌需求对生产技术方案提出改进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我们改进生产技术方案。”会理县局(营销部)烟叶生产管理科科长刘挺介绍说。
为将工业需求更有效地转换为生产技术标准,凉山州局(公司)遵循“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研主力”原则,探索形成了深化工商研合作的“13355”工作机制:签订一份年度开发协议,确定相关方面合作的战略方向;共同制定工作方案、生产技术方案和考核方案三种方案,确定合作事项并确立相应评价标准;建立一会一室一平台三种制度,每年召开基地单元建设座谈会,设立市(州)、县、基层站点工商合作管理办公室,建立信息沟通平台;严格把好育苗、移栽、采烤、收购、打叶5个关口;工商研按照“五个一”推进机制,实行一个单元一家工业企业、一家技术依托单位、一个建设标准、一个主栽品种、一套生产技术方案,提高基地单元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介绍,自太平基地单元建立以来,工商研三方已经开展了“红花大金元”带茎烘烤、钾肥配比等试验。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还到田间地头现场解决栽培和烘烤中的技术难题。
商业企业具体负责基地单元烟叶生产技术及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业企业深度介入育苗、移栽、田管、烘烤和分级收购各个环节,技术依托单位针对烟叶生产适用技术、工业原料需求定位开展创新研究。凉山州局(公司)对如何做好基地单元这篇大文章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