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

2013年01月24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树华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三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烟叶生产既是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省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烟草行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烟叶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部署,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以来,河南烟叶生产始终把科学发展、稳定规模、提质增效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努力改善烟叶生产基础条件,烟叶生产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但是河南省的烟叶生产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给出恰当的对策,才能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保证我省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河南烟叶生产的发展前景

  河南烟草种植历史悠久,素有“烟草王国”之誉。河南烟叶具有独特的浓香型质量特色,配伍性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支撑着我国卷烟工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80年代后期,随着西南烟区的不断发展壮大,河南种烟规模不稳且不断下滑,在全国的位次后移,由此引起的质量信誉问题日渐突出,卷烟品牌知名度一度低迷。近年来,经过恢复与发展,“两烟”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浓香型烤烟在中式卷烟配方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卷烟工业企业的认可

  河南浓香型特色烟叶的发展迎来了“春天”。河南烟叶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烟区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卷烟上水平等方面将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烟叶产业是烟农增收的重要渠道

  烟叶生产是河南省烟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烟区农民重要的增收途径,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烟叶收购价格,烟叶生产对于提高烟区农民收入的作用更加明显。2012年,河南省烟农售烟收入44.54亿元,较去年增加22.53亿元;烟农亩均收入3181.42元,较去年增加988.29元;种烟户均收入6.86万元,较去年增加3.39万元。

  烟叶产业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基础产业

  2012年,河南省烟田基础设施投入9.9亿元,新建烟水、烟路、烟炕等项目2.8万个。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推进,国家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各项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烟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的开展,在保障烟叶生产的同时,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烟叶产业是烟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烟叶产业是烟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是强镇富民的优势产业。各烟区政府高度支持,广泛介入,2012年全省上缴烟叶税达9.8亿元,同比增加4.96亿元,为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烟叶产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引导产业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现代烟草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叶生产种植规模化、商品化、现代化程度较高,且在集群建设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政策环境和实践优势,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烟叶产业是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原料保障

  卷烟上水平的基础是原料保障上水平,河南浓香型风格特色的烟叶是卷烟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卷烟降焦减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卷烟上水平需要河南烟叶上水平来保障。

  烟叶生产中仍存在的问题

  生产投入不足

  第一,烟叶生产物资投入不足。烟叶生产物资是烟叶技术普及推广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根据实际测算,全省亩均烟田需要投入至少在550元以上,扣除对烟农300元左右的各种补贴,烟农亩均投入应在250元以上。而烟农由于投入能力有限或不愿意多投入,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常年投入不到位,从而制约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影响整体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

  第二,烟叶生产工时投入不足。目前,我省烟叶生产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用工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机械化作业效率较低。据测算,亩均烟田需要52个左右的工作日。烟叶生产环环相扣并交叉进行,用工时间不集中,种烟农闲时间少,劳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相比之下,种粮食作物劳动用工少,且用工时间集中,农闲时间较长,烟农存在严重的不愿投入用工的现象。

  技术推广难度大

  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技术棚架特别是良种良法不配套问题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影响烟叶生产技术推广。有文化、有技术的中青年人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不足,造成烟农队伍整体素质降低,对技术的推广不利;二是产区经营管理不规范,重经营轻生产,重任务轻规范,对烟叶生产技术的导向不正确;三是烟叶生产技术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烟区科教兴烟的氛围不浓、投入不足,基层烟叶生产人员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各项待遇得不到保障,政治经济待遇不能做到倾斜基层、倾斜一线,烟叶基层职工长期得不到重视,上升通道狭窄,在基层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

  烟叶生产风险较大

  其一,由于长期使用化肥的掠夺性耕作,导致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板结、结构变差,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同时,烟田连作和套作现象普遍,导致烟草病虫害严重,种植风险加大。

  其二,自然因素加剧风险。烟叶生长期间气温与降水年际间变化无常,干旱、洪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有些年份由于气象灾害的发生,导致烟田损失很大,烟叶产品是特殊的商品,一旦受灾如雹灾等,很可能造成绝收,因此气候因素早造成的植烟风险进一步加大。

  其三,基础设施薄弱带来的风险。由于历史原因,全省烟叶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多,烟区道路、机械、水利、烤房等设施不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除此之外,还有国家政策带来的种烟风险。由于烟叶生产的不稳定性、难控制性,国家每年的烟叶生产计划基本是根据上年的收购情况和工业原料的储备情况来制定的,这就带来了每年政策的不稳定,导致烟叶收购情况的不稳定,造成年度政策性风险。

  种烟比较效益不明显

  一方面标准劳动日的烟叶种植收益低于种植其它作物,设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甚至更高,种烟与外出务工相比收益低,加上烟叶种植苦、脏、累,农民不愿多种烟;另一方面,整体生产水平低,导致烟农烟叶等级结构的不合理,交售上中等烟比例小,下低等烟较多,而二者价差较大,效益不明显,影响了烟农种烟收益。

  烟叶发展的应对措施

  烟叶生产必须在规划好、保护好基本烟田的基础上,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承担风险多的环节中解放出来,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技术难度和种烟损失。

  第一,要保护好烟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要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突出浓香型特色,特色即市场。一是要保护和改良烟田土壤,通过生态改良、种养结合、合理轮作、生物技术防虫治病等技术途径,平衡烟田营养结构,改善土壤菌群,增强烟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耕地资源较少、轮作倒茬存在困难的产区,积极试验并示范实行种绿肥改良土壤。二是要选择并确定宜烟区域,规划基本烟田规模,坚持以烟为主的耕作模式,逐级建立基本烟田档案,将基本烟田固定下来,保护好基本烟田。

  第二,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发展适度规模。没有规模的优势,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体现。“小而散”的种植方式,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步伐。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闲置耕地越来越多,这为发展规模化的现代烟草农业提供了基础,土地的有效流转已成为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关键。烟草企业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与支持,合理引导、吸引农民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为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烟农扩大种植规模提供条件,扶持发展烟叶农场。

  推进专业化生产。推广专业化育苗。采取生产环节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扶持发展育苗专业户,推广集约化育苗,实现商品化供苗;培育农机专业户。积极推行机械化整地、起垄、施肥、覆膜和移栽技术;密集烤房的建设要合理规划,示范推广集约化烘烤技术,引导发展烘烤专业户;成立植保专业队伍,统一对集中连片地块实施统防统治。

  推行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就是把粗放的、传统的烟叶生产管理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目前,烟草育苗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在降低烟农劳动强度、降本增效、防治病虫害、提高烟苗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产区可以探索试办种植专业村、烟叶生产农场或烟叶种植园区,打造集约化亮点,加快烟叶集约化经营步伐。

  第三,要树立烟叶品牌意识

  品牌就是效益。市场经济是名牌经济,也是诚信经济,没有较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产品是走不远的,市场也是做不大的。要恢复河南烟叶信誉,培育浓香型名牌烤烟。河南浓香型烟叶既然具有特色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