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新华网云南频道报道 烟草产业是云南普洱的重要产业,已成为普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普洱的烟草产业发展凯歌不断,不断突破既有成绩,连续实现翻番,呈现出烤烟一样的金色景象。在代表成绩的数字不断攀升的同时,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一直贯穿其中,指导着烟草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冲破百万担大关
普洱具有发展现代烟草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回归线横穿中部,所处纬度被认为是物产最为丰富、质量最好的区域,是生物繁殖生长的“黄金地”;气候温和,热量充足,垂直分布明显,光照较强,且分布均匀,降水充沛,十分有利于农经作物致香物质的形成和化学成分的协调;大部分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适合于优质烟叶的生产;森林覆盖率高,植烟区域土壤植被保护较好,无工业污染。总之,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侯条件,为生产生态特色优质烤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普洱新烟区跨入百万担烟区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普洱新烟区建设和生态烟叶开发、促进烤烟产业再创新高的一年,所以这一年对于普洱市烟叶生产来说压力最大、困难最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普洱珍惜和紧抓产业的大好形势和发展的难得机遇,克服了重重困难,按照“抓质量、促规范、强服务、提水平”的总体要求,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尤其广大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实干、苦干加巧干。全市烟叶收购工作呈现出组织有力、服务到位、收购秩序好、烟叶纯度高、进度较快的良好态势,烟农效益稳步增长,总体情况好于往年,实现了烟农、工业、政府、企业“四满意”。
全市去年烟叶收购工作于10月15日全面结束,共收购烟叶115.76万担,其中,合同内收购烟叶107万担,均价18.85元/公斤,比去年增加3.56元/公斤;实现烟农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加4.76亿元,增长77.27%;实现烟叶税2.4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增长80.45%。普洱烟草产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创造了烟叶生产收购新奇迹,为烟农增收、财政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坚守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普洱烟草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是这个主旋律中的重要音符。
普洱烟草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 的开发思路,坚持“生态、特色、优质、安全”的开发目标,坚持“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积极推进普洱新烟区建设提质上水平,全力打造黄金走廊生态特色烟叶品牌,普洱新烟区正在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优质、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特色烟叶战略基地。
地处宁洱县东部的勐先乡是普洱发展生态烟草产业的示范点。从自然条件上看,这里属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大部分土壤属红壤类型。从发展思路上看,这里的庄园式发展已成形、成规模,为烟草产业生态化进程开拓了路径、树立了样板。
在勐先乡,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普洱坚持绿色发展的坚守和实践。发展生态农业,不因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竭尽全力、行之有效地保护园区内土壤、水源、空气、动植物的环境,创建出一种在维护自然环境基础上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创新,2011年,“1+4=1”创新模式中五家单位按照“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运行理念,明晰职责,形成五家单位有机联合的统一体;建立GAP数字化可追溯体系,确保了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和优质的产品。着力优化结构,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战略任务,切实转变烟叶生产发展方式,坚持工业企业品牌需求导向,综合应用政策、科技、农艺、经济等措施,把不适用的下低等烟叶消化在田间,优化烟叶结构,有效提升烟叶质量和供给水平,增强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能力。大力铸就品牌,紧紧围绕红塔集团“51518”的品牌规划,坚持突出“境界玉溪”高端品牌需求导向,努力构建以红塔集团需求为导向确定生产、品牌发展引导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产的新型烟叶原料保障体系,建立红塔集团品牌导向型基地。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