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昌宁消息 今年,云南省昌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按照云南省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以“四抓、四明确、四到位”的工作措施,抓实烟叶不适用底脚叶田间处理,7月20日前顺利完成了2012年不适用底脚叶田间处理工作。
“四抓”: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产业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和协议,将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到人、经费分解到位,并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挂钩领导全程抓,片区人员专门抓的责任制,做到不漏人员,不漏死角,为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抓优化培训。通过与县科技局联办“昌宁时讯”5期、宣传8900人次,发放《优化烟叶结构宣传挂历》21000份,《烟农手册》8600份,标语2054条,海报100张,刊登移栽技术标准5条,横幅195条,手机短信40.11万条。切实加强对优化烟叶结构清除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办法、技术规范、扶持补助政策的宣传,使优化烟叶结构政策做到家喻户晓,积极引导烟农转变烟叶生产方式,自觉优化不适用烟叶等级结构,维护烟农自身利益;三是抓技术落实。以烟叶中后期管理为重点,按照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范,认真抓好病虫害防治、适时封顶打杈、科学合理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提高烤烟生产管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烟农分阶段进行专题培训和现场培训,截止目前共召开县乡村各级启动会、培训会、推进会1892场12.66万人次,让烟农对田间处理不适用烟叶的范围、时期、标准、数量及处理方式等处理技术做到熟练掌握;四是抓监督管理。严格履行专卖内部管理监督职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田间鲜烟叶消化处理过程全程监督,确保不适用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杜绝不适用烟叶进入烤房,进入烟站。
“四明确”:一是明确责任。全县严格按照省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逐级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县产业组、分公司、乡(镇)、村委会、烟站、烟农的工作职责,认真按照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工作流程和对应工作标准,将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明确标准。 在有效留叶数内,每株烟清除处理下部2片底脚叶,上部1片顶叶,每亩田间清除不适用鲜烟叶数量在120公斤左右;三是明确时间。根据烤烟移栽时间和烟株生长情况,全县于7月20日前完成底叶处置,9月中旬完成顶叶处置;四是考核兑现。全县根据《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关于切实加强优化烟叶结构工作检查考核的通知》要求,结合昌宁县情况,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处理资金管理考核的通知》,强化对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兑现鲜烟叶处置补贴、田间清除不适用烟叶补贴和处置协调经费等补贴资金。
“四到位”:一是人员到位。根据消化处理片区规划,全县9个种烟乡镇共就位责任人1007人,专卖监督人员24人,乡级验收人员312人,督察复验人员65人;二是物资到位。底脚叶处理期间全县就位石灰135吨,毁形工具3989件,计量器材1492件,运输车辆336辆,处理池2362个;三是处理到位。全县共种植烤烟11.6万亩,处理11.6万亩,田间消化底脚叶9257.3吨,平均亩清除烟叶79.8公斤;四是痕迹管理到位。在处理过程中,及时建立销毁时间、地点、数量、销毁方法、销毁人员等内容的档案,对消化处理表册、文档、图片、影象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做到规范痕迹管理,过程可控,可追朔。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