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K326烤烟品种是美国诺斯朴•金种公司用McNair30×NC95杂交选育而成的。凤庆县从1994开始引进种植,目前是凤庆两个主栽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5—5万亩,随着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因该品种种植年限延伸、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栽培措施的滞后,加之烟农对K326烤烟品种的病害防治缺乏认识,栽培时盲目的用药,使得烤烟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普通花叶病和赤星病,呈现出多发性、普遍性和重灾性,造成烟叶农药残留量的增高,烤烟种植户生产成本增加。
1.云南省凤庆县烟区K326品种感病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K326是凤庆烟区主要种植品种之一,常年种烟面积在1.5—5万亩。但由于部分烟区种植年限较长,连作区域大,新发展的植烟区对该病的预防措施不够到位,导致该品种病害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常年发病0.2—0.8万亩左右,占种植面积20%左右,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左右。
1.1病害发生情况
从凤庆县烟区K326品种2007-2011年烟区病害统计表可以看出,该品种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
凤庆县烟区K326品种2007-2011年病害统计表
1.2防治现状
因长期受“重栽轻管”的思想影响,烟农只停留在简单的“见虫打虫、遇病防病”的植保水平,缺乏对烤烟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意识,没有建立起“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机制。
2.K326品种主要病害
从凤庆多年种植K326品种病害观察,该品种易感普通花叶病、赤星病、气候型斑点病、野火病和炭疽病等。
2.1普通花叶病
在烟草栽培中最常见的病毒病,此病为全生育期病害,但以大田期发病较重。主要症状:烟株受侵染后,首先在心叶上出现“明脉”,对光照射似有透明感。接着出现黄绿相间症状,称花叶。严重时叶片畸形,厚薄不匀,叶缘紧缩向下翻卷,叶面凸凹不平呈“耳突状”,上部新叶抽出后还产生枯死斑,称为花叶灼斑;较早发病植株明显矮化。
2.2赤星病
主要在大田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叶片、花梗、蒴果与茎部均可受害。主要症状:一般在下部叶片开始成熟时发生,逐步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水小渍状小斑点,以后形成近圆形,黄褐色至褐色,直径为1-2.5厘米,病斑有轮纹,边缘有淡黄色晕圈,干燥时可破裂脱落,潮湿时有黑色霉层,病斑多为梭形。茎部病斑为圆形或长椭圆形,均为淡褐色,稍凹陷。
2.3气候型斑点病
只在大田期发生的一种烟草生理性病害。多发生于下部成熟叶片上或正在伸展的叶片尖端。叶片正面呈现许多密集而不定形的水渍状小斑,大小约1-3毫米。多分布于主脉和侧脉两侧,2天后逐步变为灰色或白色,中心坏死,边缘失绿。病重时,斑点常融合成大斑,天晴时发脆破裂。
2.4野火病
在大田期发生的一种烟草细菌性病害。主要症状:叶部初生病斑为黑褐色水渍状小圆斑,以后逐步扩大,周围有一圈较宽的黄色晕圈,直径可达1-2厘米,病斑合并后形成不规则的大斑,上有不规则轮纹。干燥时破裂脱落,潮湿时有薄层菌膜(好像涂过胶水一样),叶片毁坏。
2.5炭疽病
炭疽病是各个生育阶段都能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症状为:最初发病多从底叶发病,并向上蔓延,形成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可扩大为0.2-0.5厘米小圆斑。病斑中央灰色或黄褐色,略凹陷、边缘微隆起,形成雨滴,故有“水点子”之称。叶脉、叶柄上病斑为梭形、黑褐色、凹陷、纵裂。
3.K326品种病害流行的条件
影响K326病害流行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不同种类的病害,流行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病害流行需要具备3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有大量的强致病性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二是田间有大量感病烟株;三是具有病害大发生的环境条件。
3.1病原物侵染扩展
普通花叶病、赤星病、野火病和炭疽病等有致病性病原物,条件适宜时,病原物由风雨、气候、农事操作等形成初侵染源,而这些侵染源或移入大田的病苗,通过各种媒介侵染周围的烟株,使病害在田间扩展蔓延。
3.2气象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风力等气象因素与病原物的繁殖、侵入、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温度、湿度对病害的流行影响很大。据观察,在凤庆县,干旱少雨、气温偏高(26℃~30℃)时普通花叶病易流行发病重,对赤星病、野火病和炭疽病的发病率低、烟株受害轻;降雨量大、雨日多,气温在25℃以上时赤星病易流行发病;野火病和炭疽病要在气温20~28℃,持续降雨的条件下才会流行;大雨、阴雨、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天气时气候型斑点病易发病。无论哪一种病害发生和流行,都需要适宜的温湿度。
3.3栽培措施
栽培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烟株能否正常的生长发育,也是烟株是否遭受病害侵染发生的关键因素。
3.3.1移栽迟早
凤庆县烟区80%分布在1600-1800米的海拔区域,根据多年种植经验,K326品种在凤庆最佳的移栽节令是4月15日至5月5日,过迟大田期蹲苗期不足,抗逆性差利于炭疽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等发病。尤其海拔在1600米以上,立夏节令后移栽的烟株感染发病率高。如下表。
凤庆县2008年K326品种在不同节令移栽发病情况
3.3.2移栽密度
移栽过密,使得烟株间生长空间过窄,不利于通风、透光,为病源发生、感染烟株提供了条件。移栽过稀,影响经济产量。
3.3.3平衡施肥失调
由于凤庆县的传统施肥方法是重N而P、K偏少,尤其是土壤肥力高,施N过多且追肥过晚的烟田,使得烟株间营养过剩,贪青晚熟,为大田期赤星病等病菌的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3.3.4田间管理
据调查最初感染病的烟株是很轻微的,往往是一株或几株在田间成点状零星发病(也称发病中心),然后由点到片传播蔓延出现病情流行。也就是病原在零星发病烟株上繁殖后再侵染无病烟株,反复多次,且病原数量也一次比一次增多,田间病情随之由点扩展到片,出现病情流行。所以田间杂草过多、积水、未及时扫底脚叶和烟花烟杈、田间通风透光差的烟株,生长不良,不及时防治感病烟株,最易病原菌的侵染滋生蔓延。
4. 主要防治措施
4.1依托科技,准确测报;做好烟叶病害防治宣传
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病害测报点,烟技员依托科技,认真做好病害普查和预测预报工作,为烟农提供病害防治可靠信息,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观察烟株、烟叶生长情况, 发生病害,及时用药、科学用药,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4.2消灭强致病性病原物
当季烟叶采收结束后,要将烟杆、烟碎叶、杂草等残留物集中暴晒后烧毁,以达到减少强致病性的病原物越冬数量。来年所选的育苗场所最好是前季未种过烤烟的地块,到大田移栽时要用斯美地、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彻底的塘土消毒,并在苗期和大田前期喷3-5次浓度为1:1:160-180倍的波尔多液,为烟苗(株)创造一个无病菌的环境。
4.3改善栽培措施,增强烟株抗性
4.3.1优化布局,合理轮作
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在适宜区连片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与凤庆县常栽云烟87品种,进行品种间轮换种植。对常年感病重的地块,要适时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
4.3.2 实施早育苗移栽、早成熟烘烤
依凤庆县常年的气候条件来看,以中高海拔为例,在立春节令育苗,谷雨节令移栽,争取在9月初采烤结束,可避过烟株感染赤星病的流行月份。
4.3.3 合理密植
视地力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株行距,一般采用50×120厘米的移栽规格,平均每亩大田栽烟1100株左右。
4.3.4 平衡施肥
种烟地块应采取取土化验,进行配方施肥,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尽量控氮肥,合理增施磷肥、钾肥,以增加烟株的抗性。所要追施的肥料须在烟株团棵期前尽量前提进行,并要看田间烟株的长势,追弱苗、小苗,不施壮苗、大苗,一般只进行1-2次。
4.3.5 加强田间管理
应树立“三分种、七分管”的管理意识,彻底消除“重移栽轻管理”的思想,按常规的农事操作,及时打除底脚叶,促进田间透光度,根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