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丝工段工艺质量检验员对烟丝参配香精香料进行核对
工艺质检员加强在线成品检验
烟草在线西昌消息 自2010年12月川渝中烟西昌分厂整体技改新生产线投入运行以来,面对设备设施尚不完善、联合工房施工和生产交织进行、工序工艺全新调整、物流供应变更频繁等实际困难,分厂积极创新、主动作为,紧紧围绕“质量强基”中心任务,全力实施与整体技改相匹配的工艺质量攻坚工程,取得了产品质量的新提升、新进步。
强化机制建设,激发攻坚激情
质量上水平,机制作保障。近年来,西昌分厂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借鉴行业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艺质量管理创新机制,有力提升了全员质量管理的意识动能。分厂以纵深推进ISO质量管理体系为契机,实施了与整体技术改造相适应的《工艺质量管理标准化设计》项目,就整体技改后的工艺质量管理流程和职能职责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归并,建立了18个核心业务流程,新增和更新了10余个标准文件。特别是拟定发布了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推进分厂科技创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与此同时,2012年实施了工艺质量绩效目标创新管理,将产品质量提升与质量管理团队的工作绩效紧密挂钩,极大调动了分厂质量履责的意识动能和攻坚激情。
严密过程检验,严把质量关口
为确保整体技改后产品质量稳定,一方面,分厂制定实施了《新线试生产期间质量保障方案》,明确了调试试生产期间部门和人员职能职责,规定了各工序工艺质量管理内容。另一方面,狠抓工艺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重点关注工艺标准和参数执行率;实施产品质量检验由结果控制向缺陷控制的模式转变;调整工艺质量检查考核项目、检查方式、判定及考核标准;加强现场巡检、原辅材料验证、产品维护、设备工艺性评价、检测设备监管等工作,确保监控到位、执行有力,不断强化产品质量过程控制能力。经过2011年各项基础管理提升工作的展开和逐步落实,2012年一季度西昌分厂重点品牌过程能力西格玛水平由去年的3.5提高到3.7。其中,制丝方面的过程能力西格玛水平由2.8提升到3.3。
注重数采系统,推动科学管控
质管科学化,数采强基础。为推进工艺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进程,西昌分厂始终坚持以数据采集系统建设为依据,积极开展与整体技改相匹配的各项测试和研究工作。各类数据的科学挖掘整理为卷烟过程的制造能力评价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分析数据,也为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持续推进制丝中控的建设维护,确保在计算制丝工艺合格率、平均值、标准偏差等传统指标的基础上,能够及时统计工序能力指数、估算概率等现代质量管理指标。另一方面,卷包过程的数据系统功能也日趋完善,有效完成了在线数据和离线检测数据的整合。通过新生产线投产以来的30余项次试验,从季度的环境测试与控制研究、过程工艺损耗测试及改进、过程短板指标的专项改进试验等方面入手,确保了质量和生产过程稳定。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质量水平
针对技改后存在影响产质耗的短板问题,分厂切实强化工作创新,努力推进项目攻坚。自2011年以来实施了围绕新生产线以及相关配套管理的9个科技攻关项目、29个卷包改进项目和19项制丝参数优化项目,有力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指标合格率。
一是按照重点产品质量提升的要求,制定了《重点产品质量改进方案》、《过程质量改进办法》等作业规范和程序文件,对制丝工段29项参数指标的合格率、生产过程连续性、工艺保障条件等实施严密管控,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高。二是针对整体技改后制丝原料损耗过大的情况,创新开展整线损耗测试和点工序损耗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损耗测试。开展贮丝后振筛筛网的筛分面积改进、再造烟丝的耐加工性能和填充性能分析改进、废料成因的分析检查和废料可用物的回收利用等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原料过程损耗。三是破除常规,积极寻求上级部门和行业专家的对口支持,探索项目结对共研机制。2012年在川渝、川烟两级公司的共同指导下,重点实施了提升产品外观质量和降低原料过程损耗2个科技项目,开展了大投料批次实验工作,自今年4月下旬起,娇子(时代阳光)批次投料标准重量由4000kg提高到了8000kg,实际生产结果表明,除制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外,也有效减少了批次内在质量差异的产生,为下一步的物理指标控制和工艺损耗控制研究做了良好开局。
按照西昌分厂“质量强基”工作的总体部署,分厂将继续遵循“健全机制强动力、严密监控强过程、注重创新强质效”的工作步调,不断深入打造与整体技改相匹配的工艺质量攻坚工程,力求创出新业绩、提升新水平。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