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微信推荐 > 正文

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四川凉山烟区这样做

2021年07月13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A+ A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规模第二大市州级优质烟叶产区,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烟叶生产对卷烟品牌的保障作用和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紧扣“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为谁种烟”等重点课题,正在奋力推动凉山烟叶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具体做法。

1.jpg

冕宁县哈哈现代烟草农业园区5万亩集中连片烟田一角。 特约通讯员 周国璐摄

科学规划 保护烟田

烟田保护,制度先行。早在2005年,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就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构建了基本烟田保护机制,积极推动基本烟田保护,对烟田进行登记造册。为了进一步改善烟区生产条件,也是在2005年,烟草行业在大凉山吹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号角,至今,已累计投入46亿元建设烟水、烟路、烤房等烟叶基础设施项目30.24万件,建成了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

今年,凉山州委州政府又进一步明确,将烟叶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基本烟田统一编码并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畴,分类建档立卡,实行精准管理、退补平衡,推进建管用一体化,稳定基本烟田规模。为确保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凉山州委州政府还持续完善“州级领导和州直部门联系县市、县市领导包片乡镇、乡镇干部蹲点村组、村组干部帮助农户”的机制,认真落实各级烟叶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核心烟区稳定发展。

近年来,为优化烟叶结构,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抓住时机,大力开展“三优化”工作: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在烟叶计划分配上向生态条件好、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区域转移,提高规模连片种植水平;进一步优化种植地块,向好田好地、具备轮作条件的地块转移;进一步优化烟农队伍,引导烟农走规模化、职业化之路。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烟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烟田保护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强化政策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加强烟田保护、筑牢产业根本,建强烟农队伍、激发主体活力,推进绿色生产、积聚转型动能等方面,推动四川烟叶供需协调平衡、原料供给优质高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jpg

会东县烟草产业科技园里种植了哈密瓜、五彩洋芋等,当地姜州益农合作社社员王世琼(左)、李坤兰在给哈密瓜苗抹杈。夏文明摄

现代农业 转型发展

抓好烟叶生产,稳固烟叶基础,守好烟叶基本盘,事关行业高质量发展全局。稳固烟叶基础,关键在于稳定烟农种烟信心、减工降本增效、提高种烟收益,而这些都需要实现烟叶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在国家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省局(公司)倾心指导下,凉山州局(公司)以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紧密部署创新链,在育苗技术创新研究、新型一体肥研发、病虫害智能测报技术、山地小型农机具开发、新能源烘烤技术装备、烟草废弃物多功能利用等方面,着力产业应用,全力创新突破,不断加快烟叶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为稳定烟农队伍,凉山州局(公司)围绕稳定传统铁杆烟农、培育新型职业烟农、回引青年烟农,在计划分配、技术指导、土地流转、保险保障、专业化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完善技术指导、服务保障、灾害防御、保险兜底等保障体系,探索职业烟农补充养老保险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烟农获得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凉山烟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一是按照政府主导、烟农参与、行业扶持的机制,共同搭建土地流转平台;二是建立‘土地银行’,按照‘烟农自愿存入闲置土地,政府和行业配套基础设施,公开拍卖土地经营权’的流程,实现土地流转;三是合作社及村组通过调查摸底、规划布局、组织流转、连片经营的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满足烟农规模化种植的需求。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利用全州29个烟农专业合作社、487支专业化服务队伍、7716名专业服务人员,为烟农提供育苗、机耕、烘烤等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服务。

另外,凉山烟区按照“筛选引进、优化改进、自主研发”三种方式,重点突破山地、丘陵、二半山区高效专用农机研发,积极推广轻简型实用农机。目前,凉山烟区烟叶生产的11个重点环节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为高效作业、轻松种烟做好了准备。

3.jpg

日前,德昌县局(分公司)党员走进烟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烟农揭膜培土。陈飞摄

科技创新 驱动发展

近年来,凉山州局(公司)注重“科技兴烟”,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工商研协同、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激励、人才培养使用“五大机制”,以创新发展增强现代烟草农业的内生动力。

在西昌市大兴乡,有一座占地224亩的科研场所,这就是凉山州局(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联合创建的凉山州院企联创烟叶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围绕品种、栽培、植保、烘烤等重点课题,分别组建创新团队,取得了以七星瓢虫防治蚜虫、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防治黑胫病、新能源烤房为代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烟叶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与应用,为凉山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为凉山烟区织就了“绿色防护网”,绿色生产体系有力助推了烟叶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凉山烟区全面加快推进无人机植保、绿色防控、菌剂生产、有机肥施用、农残控制、新能源烘烤等重点措施落地,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开展七星瓢虫工厂化繁殖,推广七星瓢虫应用74.3万亩(其中2020年30万亩)、烟蚜茧蜂应用370.23万亩(其中2020年56.09万亩),构建了烟草主要虫害立体防控技术体系,实现生物防治蚜虫技术全覆盖。

多年来,凉山烟区一直致力于土壤保育,采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沼液沼渣还田等方式,培肥烟田土壤地力,保证烟叶可持续发展。

凉山烟区还构建起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示范打造了“绿肥种植—牲畜养殖—厩肥还田”“烟叶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生物质燃料灰分还田”“烟田地膜回收—再利用生产烟用物资”3条循环发展产业链,既提升了烟叶质量安全,又保护了自然环境、提高了烟农收益,走出了一条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环境友好之路。

4.jpg

冕宁县丰乐烟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茶树菇喜获丰收。多元化产业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烟农收入。周朋摄

产业融合 促农增收

近年来,凉山烟区坚持以烟为主,积极探索烟与粮、荞、蒜、豆、苕、菌种植等其他非烟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打造“合作社+龙头企业+烟农”的模式,充分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烤房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探索多种项目,推动多元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凉山州局(公司)积极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开展生态有机化肥生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废旧地膜回收处理、七星瓢虫繁育、农家肥微生物菌剂扩繁等产业配套和多元加工,延伸烟叶生产产业链,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确保烟农持续增收。

“十三五”期间,凉山烟区聚焦接茬轮作和共用设施,实现烟田和设施循环利用,打造了“北部烟区30万亩烟荞产业带”“中部烟区3万亩烟蒜产业带”“南部烟区19万亩烟豆产业带”“全州烟区40万亩烟苕产业带”4大产业带,并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菌类、果蔬、养殖等3类项目。

为促进烟农多元增收,凉山烟区还积极打造产品品牌效应,加强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现在,凉山烟区拥有了“金攀西”行业自有品牌,并获准使用凉山州政府拥有的“大凉山”区域公共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销售渠道上,利用以“诚至诚”为代表的行业自建渠道、以金叶惠农商城为代表的合作社自有渠道,以蜀润农业为代表的销售平台,让产品销售坐上“直通车”。

五年来,凉山烟区累计实现多元生产产值37.43亿元,其中,2020年实现增收产值7.49亿元。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