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论《红楼梦》的象征意义

2016年11月02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余海华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绪 论

  《红楼梦》诞生于十八世纪、流行于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红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并不断的壮大发展。《红楼梦》自诞生以来就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研究者。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两百多年前的作品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呢?周思源先生在其《红楼梦魅力探秘》艺术中说“我们不仅要把红楼梦作为审美对象来研究,还要将它作为艺术生产对象开发其艺术生产力,为当代与后代的艺术创作服务” 。红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公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虽然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对《红楼梦》的创作方法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象征主义极少有人关注,至多是将它作为“象征手法” 、“象征功能”,归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整体中的一种技术手段,或者将它放在浪漫主义的名下。只有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注意到《红楼梦》中使用象征、隐喻的学者才逐渐多了起来。李洁非在《红楼梦:作为一个隐喻》 中说“可以看出《红楼梦》就其爱情悲剧这一层面的构思,出处是对中国悠久的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的象征”。《红楼梦》中有很多的描写都与象征主义这一理论暗合。在《红楼梦》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从《红楼梦》第一回回前总批引作者自云: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 故将真事隐去, 而借通灵之说, 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又自云此书乃“用假语村言,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而这故事本身则寄托了作者本人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许多感慨与体悟。到第一回与第五回两次出现的太虚幻境大石牌坊两边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对联设在大石牌坊上决非偶然, 它暗示读者只有从真假有无这一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入门, 才能把握住小说的主旨与深层意蕴。这是解读《红楼梦》的入门关键。以及小说中出现的以“十二”为基础的符号,“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等极富情趣和意味的事件以及“绛珠还泪”等寓言故事都在有意无意的像读者诉说着其中包含的精神意义。近年来,《红楼梦》中象征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之所以得到更多的关注,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正源于它突出的艺术魅力。

  一、象征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一)象征的起源

  象征,源自希腊语ανμβоλоν(symbol),原意为分成两半后用以辨认持有者身份的信物。而在德语中,象征(symbolik,Sinnbild,一做比喻解)则是指“有所寓的形象”。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美学理论,主要形成于黑格尔(1770-1831)的著作《美学》,黑格尔在其著作中主要是论述概念的“象征”。“象征主义”则是十九世纪晚期流行于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流派。虽然象征主义的出现比黑格尔的象征提出要晚得多。但从总体上看,黑格尔的象征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象征主义,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先驱,其代表作《恶之花》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然而,就象征主义本身的含义来追溯,不难发现,象征与《诗三百》“比”“兴”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毛诗正义》引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虽然这种论述较为简单,但是却抓住了其基本特征。所以说“象征主义”这一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是与其具有同质性的创作手法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二)象征主义的具体含义和主要特征

  象征作为一种系统的美学理论,其具有特定的含义。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象征分为三大类: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在论述象征型艺术时。黑格尔指出:

  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存在或一种形象。

  简要说来,就是象征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其抽象的意义,另一个则是这个意义的形象的表现。不仅如此,象征“不能完全和意义相吻合”“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或模棱两可的”,黑格尔称之为“象征的暧昧性”。实际上使用象征的艺术往往由于其意义的多指向而具有特别丰富的内涵,令人难以准确把握,使读者回味无穷,是象征主义最可贵的品格。比如在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胸前佩戴的鲜红的A字,不论从A这个字母本身,还是从这个字母的颜色(鲜红并且耀眼)都具有多重象征意义。象征的基础是普遍的精神意义和适应或不适应的感性形象的直接结合,而这结合必须是由想象和艺术来完成的。象征“一般具有崇高这一特性” 概括起来说,黑格尔关于象征主义的思想可以表述为“理性高于感性,抽象胜于具体,主观大于客观。” 

  二、《红楼梦》中象征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

  (一)象征主义在《红楼梦》中总体性、全方位、多层次的表现

  《红楼梦》中运用了象征手法, 这是红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的。然而更值得指出的是,《红楼梦》不仅仅是有一些局部的象征描写, 象征在这里已远远不只是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服务的一种手法, 也不能将它解释为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 象征已作为“主义”贯穿作品始终, 渗透在小说的一切主要方面。因此, 小说创作方法的基本成分之一便是象征主义。在作品基本构思、框架设计、人物命运及其形象、故事的基本环境这些最重要之处,都注入了象征因素,使它成为情节、环境、人物与主题的灵魂。从而使全书各个部分都散发着诗意诗味,令人感到一种从语言深层渗透出来的浓郁意蕴,并且促使人们去追求那似乎难以穷尽的微妙意蕴。

  象征主义在《红楼梦》中具有超常的作用和地位,这从小说一开始就能看出。《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命运、主题思想,都建立在两个神话的基础之上——一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女娲补天神话,另一个是作者自编的还泪神话。从小说的主题来看,这两个神话的象征意义贯穿始终。

  从人物命运来说,首先是经过改造的女娲补天神话,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因为多了一块儿弃之不用。这一点就说明,剩下的那一块石头本身并没有错,它显然是一块“合格产品”,是因为上天的计算错误。然而女娲一错再错,不仅没有尽其用,反而弃之山下。这正象征了《红楼梦》的非天思想和对那个时代和社会埋没人才的批判。小说中尤其是体现在贾宝玉身上的一系列反传统观念,其根正出于此。而还泪神话则体现了“情”的力量,这里并不仅仅是指爱情,还包括多种复杂的情。正是这种“情”的力量使原本脆弱的小草得以久延岁月。小草正象征着女主人公林黛玉,最后香消玉殒也是因为他认为“情”已经不再。这份情,是它生命的动力和全部。

  从情节体系而论,这两个神话是许多情节的原点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小说有两条主线是肯定的,一是宝黛爱情故事,二是以贾府为代表的社会的衰败。这两条主线的起点正是补天和还泪这两个神话。石头的命运是补天不成被弃置山下,然而它以通灵性所以到凡间来受享,最后还是应了僧道之言“劫终之日,复还本质”告别他曾羡慕的福贵场温柔乡,回到那寂寞的大荒山下,等待“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石头不是贾宝玉,然而其身上的反传统色彩正体现在贾宝玉身上,他们都是“受享”型的,并且在最后都对现实世界彻底失望并与之决裂。所以说,石头正象征着贾宝玉的人生走向,而贾宝玉的人生则贯穿着整个故事情节。还泪神话对情节的推动意义则更为明显,神瑛侍者对绛珠草“日以甘露灌溉”,使得小草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也就不难理解林黛玉对贾宝玉的依附性。正是这份依附性才使得林黛玉的内心自卑,语言刻薄,喜怒无常,最终为爱而终显得合情合理,哀婉动人。这两个故事本省就像征了人物的命运,预示着小说的情节和结局。

  除此之外,《红楼梦》总体环境以及一些主要的局部环境也充满了象征主义色彩,故事始终在真真假假、幻想实境的穿插变动中进行。表面上似乎只有太虚幻境等几个场合是非现实的,实际上整个小说的环境从头至尾都在假定性中进行。宁荣二府和起来就组成“贾”府,故事本身就是“假语村言”。而“宁”对“乱”,“荣”对“枯”。安宁与繁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因此其乱、枯自然也象征着那个时代。

  (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在《红楼梦》中被成功运用的原因

  象征主义自提出以来,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曾影响了一大批作家,在欧美诗坛更是名家迭出,影响深远。在我国,如鲁迅的小说和二三十年代的诗歌中也可见到象征主义的影子。但是象征主义理论提出至今一百多年来始终没有取得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那样的突出地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象征主义的成就主要在诗歌,在小说创作上几乎没有突出成绩,缺乏名世之作和杰出代表。由此可见,象征主义是一种使用难度很大的创作方法。然而《红楼梦》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是非常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作者不仅仅是运用象征主义,而且同时成功的运用的现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