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唐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因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从而演变成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端午食粽是老百姓的传统习俗。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年少的时候,并不懂得其中的大道理,只是单纯的欢喜过节而已,因每逢节日,必会有许多可口的吃食。从小酷爱甜食的我,对粽子自然也是情有独钟的。
晚饭间,一家人开始探讨今年市场上哪一家粽子做得好:哪一家的粽叶干净清爽,哪一家的米煮的软糯,哪一家的枣用得更“良心”……自然是良莠不齐,各有特色的。然而,在我最深的味蕾里,最为怀念的还是母亲做的粽子。
母亲有一双粗糙又十分灵巧的手,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她是无所不能的,包粽子当然也算作一桩了。淘好米、选粽叶、煮粽叶、包粽子、煮粽子都是有讲究的。首先必须选择上好的粳米,清洗干净之后在水里浸泡约三个小时,待到手指可以碾碎米粒即可;接着使用提前浸泡好的粽叶将泡好的米包裹起来,包的方式也颇有讲究:将两片粽叶重叠从中间对折形成一个尖角,将米盛进去,再顺势将粽叶的其余部位翻转上来将米完全包裹住,最后用一条细细的棉绳将粽子捆起来;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以水面恰好漫过最上层的粽子为宜,用柴火加热,蒸煮两小时即可出锅;待放凉之后,浇上蜂蜜,便是我幼时最爱的吃食之一了。记忆总是深刻又美好,到如今,我依旧忘不了灶膛里的火苗,满屋里粽子的香味,眼前总是母亲那双粗糙又灵巧的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满大街包装精美的粽子,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美味,而我最是想念母亲包的粽子。离家求学、工作的十余年,每当此时我怀念的或许不仅仅是那一颗颗小小的粽子,而是母亲那双手制作出来的家的味道吧。
许久未见了,母亲应该也像往年一样,早已备好了我喜欢的粽子,正等着我回家去呢。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