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然笔者认为此为谬误,误人者多矣。“一份耕耘”与“一份收获”二者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实践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影响二者之间转化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环境不同,二者之关系也不尽相同,或小于或大于或等于皆有可能。
《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奠基石,是补拙益智的催化剂。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能否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或多份收获则不可只以勤奋而论,尚需依当事人所在环境而定。在本人看来,如何客观看待一份耕耘与一份收获之者的辩证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事倍功半。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自做至今,事倍功半的事例举不胜举,归结其原因有二:一是机械、教条。做事不肯动脑,不愿思考,追求依样画葫芦的效果,或为人做事处于应付状态,关注的是“做了”,如此等等,自然是事倍而功半。实际生活中,追求“做了”标准的人不在少数,正是这种“追求境界”,导致诸多好的政策或制度无法发挥效果,到最后甚至影响到政策或制度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二是受大环境所限。这里的大环境是广义的,既包括制度与流程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最高管理层的用人和评价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制度层面以及用人、评价也是导致功半或功倍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影响单位或部门整体效率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因此,当一个单位或部门出现整体工作效率差或业绩差的时候,作为领导或负责人不防从制度或自身用人等角度反思,或许能取有意想不到的奇效,胜过于事无补的简单责难、批评的方法不知几何。
事半功倍。《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说的就是 “顺势”而为,自然是事半而功倍。结合实际工作而言,所谓的“顺势”指能符合当时当地单位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符合员工队伍整体意志的需要,如此,则能聚整体之力量,无纷无扰,齐心协力,必能事半而功倍。一是政策或制度层面的“顺势”。政策、制度层面“顺势”的基础是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掌握单位或部门的整体业务环节、工作衔接、工作绩效等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方面,并能结合大环境合理确定目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标的合理甚为关键,过低则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也不能给员工造成适当的压力促使其创造性开展工作;过高则可能造成“杀鸡取卵”、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无法有效做到可持续发展,出现起伏不定的局面。二是员工队伍整体意志的“顺势”。员工意志的“顺势”甚为不易。宋•欧阳修《归田录》:“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有鉴于此,员工意志的顺势应重点关注重整体,适当关注个体,然不可因个体而影响整体。
劳而无功。《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实际生活中从来就不缺“照搬照抄”式的学习先进等案例,先进本身没问题,只是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事实上,劳而无功的形式五花八门,“水土不服”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劳”与“功”之间不能直接转化,二者之间必须通过媒介才能转化。何时能由“劳”的量变到“功”的质变,既要看媒介,也要看“劳”本身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反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说法。
很多人没有看清“劳”与“功”的转化规则,简单的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自己付出“一份耕耘”后未能如期获得“一份收获”后,心里则慢慢滋生不满,或者在多份耕耘后仍未获得收获后就自动放弃等等,造成很多令人惋惜的事例。
因此,我认为,应辩证的看待“劳”与“功”的关系,注重“劳”而非“功”,当“劳”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产生“功”的质变。要坚信成功来自勤奋,付出终有回报,而不是计较几份“劳”与几份“功”的数量关系,因为付出和回报本来就是不成比例的。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