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人、清代著名剧作家李十三写下了八部本戏(《春秋配》、《白玉钿》、《香莲佩》、《紫霞宫》、《如意簪》、《玉燕纹》、《万福莲》和《火焰驹》),二部折子戏(《四岔捎书》和《玄玄锄谷》),民间习惯称之为“十大本”。所有这些剧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二百年来盛演不衰。写了《平凡的世界》的路遥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写了《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柏杨说:“人生有梦,文学能实现这个梦。”写了《白鹿原》这部小说的陈忠实说:“文学依然神圣。”武侠小说写作泰斗金庸曾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经历来塑造人物典型和编写故事情节,据说在郭靖、杨过等英雄人物形象身上就体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令人感到有点意思。他写的华山论剑等场面,尤其叫人难忘。贾平凹说,文学艺术是终身事业,是马拉松运动不比一时一事,成功才是真的成功,最后的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英国作家、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幼年时期就想终身从事戏剧事业,他贪婪地读着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并自修希腊文和拉丁文。他主动到戏院做马夫,和看门人混熟了,被特许从门缝和小洞窥看戏台上的演出,他边看边细心琢磨剧情和角色。后来,他到剧团里演配角,经常深入下层社会,观察那些流浪汉、江湖艺人和乞丐,同周围的各种人谈心,学习他们的语言谈吐,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演员。莎士比亚用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剧本《亨利六世》,引起了戏剧界的普遍注意。1595年,他的里程碑式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这确立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他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勒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曾在巴黎最穷地区租了最破的住所。有一天晚上他醒来,发觉有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不仅哈哈大笑。小偷问道:“你笑什么?”巴尔扎克说:“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连一毛钱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还能找到什么呢?”小偷自讨没趣,转身就要走。巴尔扎克笑着说:“请你顺手把门关好。”小偷说:“你家徒四壁,关门干什么?”巴尔扎克幽默地说:“它不是用来防盗的,是用来挡风的。”巴尔扎克生活虽苦笔不辍,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他就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他自己承认:“所有时间都在写作——不是整理手稿,就是思考布局。如果不想布局也不写作,就得校改排样。”就这样,他写了《人间喜剧》,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幽默与睿智并存。一次,雨果正赶写一部作品,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于是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有一次,雨果在旅馆住宿,服务台侍者问他:“您的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侍者在旅客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没有讯息。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不久,《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两封巧用问号和感叹号修辞功能来传递信息的“标点书信”也就流传至今了。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文艺评论和政论文章,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