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也许明天还旱

2013年05月29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朱红琼
A+ A

  多次从省烟草专卖局的网站上看到全省烟区生产一线的一组又一组照片,主题是烟叶生产备耕抗旱的,有陆良的,会泽的、楚雄的、大理的……尽管各地情况不同,但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烟叶生产一线旱情异常严峻,干涸的库床,板结的土壤,沉重的表情。一张张旱情十足的照片,阳光灼伤着烟苗,无情的旱情肆掠着烟田的好风景,抗旱现场的人们虽然表情沉重,但举手投足间对旱情的畏惧不变,投入不变,抗旱的精神坚不可摧。

  每组照片中,都从不同侧面反应人与旱魔博弈的现场,简单而又极具想象张力的符号,像生命图腾,给人以信仰和向上的力量,让人产生触动心底最感动神经的体味,那是一种终于从旱情焦灼的烤烟大田中如释重负的轻松,稍有良知的烟草人都能从照片中感受到抗旱现场的一切,被感动着,被震撼着!旱情在发展,身体在冲撞,沸腾的血肉里充沛着旱灾一线人们的血性,考验着人们的意志,体罚着人们的身体。抗旱的路上,永远都是烟叶生产者勇敢追求目标的旗帜,是不甘于失败的行动者浸润心灵的海子,是烟叶生产梦想的践行者给予自己的一个开始。

  也许是工作的需要,自己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许多与旱灾一线有关的东西,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场面,常常使自己热泪盈眶,含泪工作。正是由于无数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奋战在烟叶抗旱一线的人们未雨绸缪,积极出谋划策,齐心协力投入到抗旱中,才使旱情的变化和发展一次又一次得到了控制和逆转,烟叶生产年复一年取得了逆境中的骄人业绩。一次次的身临其境,动人的场面,较深的感触,迫使自己在工作中一路走来将其奉为追求,视为自己意蕴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维度。

  不下乡的日子,自己有空时会坐在电脑前,通过一张张图片去体察烟叶生产抗旱一线的“风景”:湛蓝的天空中,骄阳似火,大朵如春花的素云总是带不来雨露,火红的红土地上到处弥漫着旱的气息,炙热的空气中何时吹来一丝丝凉意;蜿蜒的田间小道一直漫长绵延到远处目光可及的山坡上,旱得快要着火了,可石头缝里显现的是移栽后盖好膜的“云、川、大”;烤烟大田中,搁着忙碌的烟农在烟田里守望幸福,衣着不整的农家孩童穿梭在田间,摆苗、浇水、拉模,与父母一起劳动着、期待着和守望着;干涸的小坝塘苦涩地笑开了脸了;各种颜色的零时蓄水池和蓄水袋被烟农蓄满了水,放在自家的田间地头,放上一个小功率的自吸泵,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自来水”……此景此情随处可见。

  自己有时也用相机定格一些感人场面,可相机定格的东西永远只是简单概括某一场面的某一瞬间,对他人而言,下一刻即将发生的和上一刻已经过去的故事都不得而知,虽然也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影像去体察,但永远不能恰当的体味和感受。尽管如此,看着抢拍的那些抗旱一线的照片,自己仍是欣喜、躁动和不安的,因为照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照片中反映出的正能量,可以更好的激发意志,而且可以融入进去,让人受鼓舞,受感动,被震撼…… 

  一直都在关注家乡的气候变化和蓄水状况,何时交节令,何时下雨,下了多少,是否下透。前几日从网上看到部分抗旱志愿者徒步行走在各地,积极筹措私募资金,帮助烟农建小水窖,现身环保宣传,提倡节约用水。部分志愿者只身带着少量的资金深入交通信息闭塞的旱灾一线去抗旱,为了节省有限的钱多建一个小水窖,一路上翻山越岭徒步行几十里山路,吃点干粮当正餐,连续对付了好几天,看到此番情景,很是感动,心里总是特别的佩服和憧憬,还有默默地给予祝福。他们中间有刚毕业的学生,有刚刚选择辞职的职场人,很多人原本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当然那是在世俗外人的眼里不错。但因为不想让自己一生波澜不惊的荒废,不想朝九晚六的重复着枯燥的工作,便坚决而果敢的离开,背起包来,带着仅有的一点力量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尽自己的微博之力为抗旱生产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事。他们深入旱灾严重的地方,踏遍每一个角落,把每处的旱情实际进行认真的记录。由于各地的山势地形千秋各异,致使各地抗旱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他们每到一处 ,都会遇到刻骨铭心的场面,挥不了散不去。

  下乡的过程中,常常听不同地方的烟农自发的讲起,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他们栽烟以来推广得最快,运用得最好,成效最明显的技术。问他们为啥这样讲,他们说,好技术,得经得起烟农在不同自然年份里的生产实践的检验,像这样在烟农生产过程中既能节省管苗的工夫,又可在移栽时避开用工的高峰,栽后10天半月既不要管理,又还还活得好好的,能经历住几年旱灾的考验、田间长势上又不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由被接受变为主动采纳去做的技术肯定是好东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抗旱磨练了人们的意志,同样也给人智慧和启迪,正如烤烟膜下苗移栽技术一样,在曲靖烟草短暂的历史中辗转经历了一个世纪,又回来了,从95年的蒙烟移栽又转变成如今的膜下小苗移栽。只是,那时是营养袋苗,现在是漂浮育苗;那时是为了缩短冷凉地区烤烟移栽后的温差差距而在部分冷凉地方实施,现在,是为了更好的抗旱移栽,适当提早移栽节令,缩短移栽期提高移栽集中度、提高烟苗抗逆性而全面实施。经历了四年连旱磨练收获的技术,对抗旱一线的烟农而言视如金子般的财富,他们懂得了什么技术是他们真正所需要的。

  四年磨一剑。抗旱生产积累了太多的东西,从抗旱技术的突飞猛进到抗旱设施更新换代,从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提升到精神境界的飞跃和突破,每一个变化都凝聚和迸发着正能量,代表着烟叶生产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们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譬如膜下小苗移栽,“五小工程”的必备,譬如小水窖,坚不可摧的精神内涵,譬如骨子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等等。

  也许明天还旱,可有了抗击四年连旱生产经历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人们对旱灾的认识已不再可怕,可以审时度势,重新认识旱灾和旱灾背后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和革新。在烟叶抗旱生产一线,旱灾已不再成为烟叶生产的“天敌”和“克星”。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