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假冒媒体编辑在网络论坛发布征稿启事,诱使作者向其邮箱投稿;甚至以黑客攻击方式非法侵入媒体编辑的邮箱从中盗稿,再改头换面以自己的名义投递。文贼古已有之,但似乎从没肆无忌惮到这般地步——
文贼凶猛
往往某个时评作者刚刚投来一篇稿子,时隔不久就会另有一篇从标题到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稿子随之投来,但两篇投稿的发件人、署名及作者联系方式却全然不同。
小李是一家报社的时评编辑。最近一段时间,他在登录自己的工作邮箱浏览稿件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往某个时评作者刚刚投来一篇稿子,时隔不久就会另有一篇从标题到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稿子随之投来,但两篇投稿的发件人、署名及作者联系方式却全然不同。
“比如我们8月12日先后收到的两篇投稿,第一篇署名舒圣祥,标题为《中石油咬文嚼字好比阿Q头上癞疮》,发稿时间为15:50;第二篇则署名钟华波(笔名叶知见),标题为《中石油堪比头长癞疮的阿Q》,发稿时间为20:20;两篇稿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作者和通信地址却迥异。”小李说,舒圣祥是他非常熟悉的一位老作者,“从文章风格来看,此文当属舒圣祥原创无疑。那这个自称‘社会哲学研究生专业毕业’的钟华波,就大有剽窃之嫌了。”
小李说,带着这种怀疑,他查找出所有署名钟华波的投稿,结果发现,几乎每篇稿子,都与他人的投稿雷同。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拨打了钟华波投稿时留下的电话。数次尝试后,电话终于接通。但接电话的人声称根本不知道什么钟华波,并说最近老有自称编辑的人打电话斥责他抄袭,令他既感莫名其妙又不堪其扰。
事后记者查询发现,该手机号码归属地为北京,而钟华波所留的通信地址却是广东佛山。
来自互联网的检索信息则显示,这个自称钟华波的人,其实早就因多次涉嫌剽窃被一些时评作者和编辑盯上了。在青年作家网和台海网“时评人家”论坛上,甚至专门有揭露其某月某日又抄袭某人文章的帖子,而且几乎每天都在持续更新。
“老文贼”——这是网友对钟华波的评价。
“文贼”如何窃稿?
据推测,“文贼”们可能通过两种方式窃稿:一是假冒媒体编辑在网络论坛发布征稿启事,诱使众多作者向其注册的邮箱投稿;二是以黑客攻击方式非法侵入媒体编辑的邮箱,从中盗稿,再改头换面以自己的名义投递。
除钟华波外,被网友斥为“文贼”的,还有数十人。青年作家网和台海网“时评人家”论坛都专门发布了“文贼黑名单”。网友还指出,这些“文贼”,除钟华波所留地址为广东佛山外,其他绝大部分投稿时所留通信地址均为广西桂平。而据4月20日《信息时报》报道,在维基百科上,桂平市甚至因此一度被冠以“中国文贼之乡”的恶名。
记者对照网友发布的“文贼黑名单”,对小李工作邮箱中近期的所有投稿进行了逐一筛查。结果发现,“黑名单”中的绝大多数名字都能在其中找到,而且不少人可以确定存在严重的剽窃行为。
有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些人的通信地址近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由桂平变成了桂林、柳州等,但基本仍未出广西境内。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通信地址大都集中于广西外,这些所谓“文贼”的投稿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抄袭肆无忌惮,基本是原文照搬,少数对文章标题略作修改;
其二,投稿体裁除时评外,以副刊类稿件居多;其三,投稿频率一般保持每人每日一至两篇,一稿多投现象非常严重;
其四,所留电话基本都是虚假的,还存在不同“作者”同留一部虚假电话的现象。
“文贼”是如何在第一时间盗取原创作者尚未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稿件的呢?
据一些深受其害的时评作者推测,“文贼”们可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达到其目的:
其一,假冒媒体编辑在网络论坛发布征稿启事,诱使众多作者向其注册的邮箱投稿,然后从中选优,换成自己的名字地址再向其他报社投寄;
其二,以黑客攻击方式非法侵入媒体编辑的邮箱,从中盗稿,再改头换面以自己的名义投递。
“文贼”引发一串矛盾
原创作者与“文贼”、与媒体、与疑似事发地政府部门之间,冲突、口水战不断。
“文贼”猖獗,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首先是原创作者和“文贼”之间的激烈较量。大量作者汇聚网络,通过发帖、开博等方式揭露、声讨“文贼”,而“文贼”们也不甘示弱,一时间双方板砖横飞、口水四溅,“文贼”固然露出了“死猪不怕开水烫”、“抄了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无赖嘴脸和嚣张气焰,一些标榜“理性、建设性”的时评作者也难免在对骂中斯文扫地。作者们的维权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总体来说收效不大,“文贼”除了换个联系地址、稿费偶尔因举报被剥夺外,依然猖狂如故。更恐怖的是,“文贼”们还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一些作者进行疯狂报复。一位詹姓时评作者,就因实名揭露“文贼”行径付出了惨痛代价:“文贼”们以他的名义注册邮箱、以他的名字为笔名向各媒体投寄剽窃来的稿件,以此对其进行抹黑陷害,自己却躲在背后坐收稿酬。更有甚者,还有“文贼”以这位作者的名义向一些媒体编辑发送谩骂邮件,导致这位作者险些遭到“封杀”。
其次是原创作者和媒体编辑之间的相互指责。作者们在与“文贼”血战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了“不辨真伪”的“瞎眼”编辑。一些作者甚至根据媒体编发“文贼”稿件的数量,发起了“文贼之家”评选,一些知名媒体也不幸榜上有名。而媒体编辑对此也是满腹委屈:每天收那么多稿件,怎么可能篇篇核实?你骂我“眼瞎”,我就把你“封杀”。
再次是原创作者和桂平等地政府部门之间的口水大战。作者们根据“文贼”所留地址多为广西桂平的事实,一口咬定桂平是“文贼之乡”,并指名道姓要求当地政府部门出面查处打击“文贼集团”。桂平市有关方面对此则断然否认,称“文贼”一事纯属蓄意造谣。时至今日,桂平市政府官方网站仍被百余条举报“文贼”的留言淹没。
同时受害的还有桂平当地乃至广西全境的原创作者们。他们原本清清白白的心血之作,却往往被草木皆兵的媒体编辑直接放进垃圾箱,无辜成为“文贼”的殉葬品。
谁来治理“文贼”
只有公权力介入,从邮局查起,顺藤摸瓜,才可能揪出“文贼”的狐狸尾巴。
“文贼”为何如此肆无忌惮?原因几个字就能概括:高收益、低风险、零成本。
有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当下通行的稿费标准计算,“文贼”一个月只要抄袭发表50篇稿子,最少也能“赚”三四千元稿费,即使其中有一半被网友揭发,领不到稿费,也还有一两千元左右的“进账”。“而根据他们惯于一稿多投、往往‘一炮多响’的情况推断,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实在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文贼”们的风险却非常低。“第一,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无从调查追究;第二,时评类稿件被他以黑客手段第一时间盗用,即使对簿公堂,也难以说清谁是著作权人;第三,就算被人揭穿老底,抓个正着,到法院打官司,也是一件漫长而耗费精力的事情,多数作者都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方面。”一位时评作者这样分析道。
更重要的是,“文贼”几乎没有成本。找家网吧,动动鼠标,敲两下键盘,来一套复制粘贴,一切瞬间大功告成。
如此,“文贼”又怎能不趋之若鹜、肆无忌惮?一些深受“文贼”之害的时评作者对此深感无奈和无助:“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盯紧‘文贼’偷了谁的稿子,然后在网上发帖进行揭露,提请原创作者和媒体编辑注意;再就是痛骂‘文贼’,痛快痛快嘴。除此之外,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了。”
一位以时评为业的职业写手告诉记者,也曾有人发誓要和“文贼”“死磕”到底,甚至有人声称“花费几万也在所不惜”,可狠话归狠话,现实是现实,时至今日,也没见哪个被列入“黑名单”的“文贼”被真正斗倒。与此相反的现实却是,“黑名单”仍在变长,“文贼”的数量依然有增无减。
一些原创作者在痛定思痛之后,开始寄希望于公权部门的介入。广东省佛山的一个“网上警务室”,就曾让很多人欢欣鼓舞,他们相约去那里举报“文贼”钟华波。然而,让他们倍感失望的是,自己的举报至今未有回音。
尽管看不到公权介入的动向,一些人还是忍不住为公权的介入提供线索、寻找突破口。
一些作者反映,据他们了解,有些“文贼”所留的通信地址乃至姓名,其实都是假的。可奇怪的是,媒体寄给他们的稿费,却居然都没有退回。据此,有人猜测,“文贼”很可能就在邮局工作,至少邮局内部有其同伙,“不然,稿费单如何能送到假地址处?‘文贼’又如何能从邮局取走稿费?”
因此,很多人建议公权如果介入,首先就要从邮局查起,顺藤摸瓜,总会揪出“文贼”的狐狸尾巴。
(待审批信息员)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