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浓烈的中秋氛围正在给平淡的日子“着色”。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古时中秋节有很多风俗,比如饮桂花酒、燃灯、观潮、吃月饼等。如此内涵丰富的民俗活动,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寄托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文化含量最重、能完整体现华夏民族特有的“血亲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宿愿的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都市的忙碌与浮躁中,中秋节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品饼赏月”的节日。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一个中秋佳节悄然而至。在烟标方寸间,品味古老悠久的民俗风情,别有一番滋味。
有情最是云和月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招唤……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这我抚平创伤。”87年的春节晚会上,台湾歌手费翔因这首(故乡的云》一夜成名,这首歌因而也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云从故乡而来,故乡却以云而得名,生生息息的乡思萦绕在云之南。
一朵云彩,一轮明月,云和月的组合,构成了中秋之夜那媚人而不可或缺的元素,共同渲染着深远而辽阔的天际。云南之巅,彩云之乡,一个美丽的名字诞生在云贵高原—“云烟”。如云,似烟,皎洁的月光下,它们文织着,环绕着,相拥着,勾勒出地久天长的誓言,描绘着至亲至爱的浓情蜜意,这就是云和月的对白。
清香飘逸、云淡风轻,神话般的意境诉说着“寂寞嫦娥舒广羽,吴刚捧出桂花酒”那个古老的故事。云南是一个离天最近的地方,这就是最适合云烟存在的空间。
情满方寸中
“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古籍《周礼》第一次提到“中秋”一词,并记载了周代就有中秋夜迎寒与祭月的习俗。到了唐朝,一些关于“月”的神话传说渗透到中秋节中,增添了一层人性化的浪漫色彩。
与中秋节有关的烟标可谓丰富多彩。如“中秋”、“月圆”、“嫦娥”、“奔月”、“玉兔”、“月兔”、“问月”、“广寒宫”等,这些烟标的图案异彩纷呈,彰显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长春卷烟厂出品的以“中秋”为牌名的香烟,烟标设计典雅、印刷精美,标面以淡黄色的云纹为底,主副版采用中国画技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吴刚捧酒的人物形象,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中国远古时代的美丽传说。
由恩施卷烟厂出品的“问月”香烟,烟标构图简洁明快,勾勒出银光月色和古代的青铜酒梅,副图上有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当阳卷烟厂出品的“月圆”香烟、烟标正副版图相同,都是圆月下、鲜花边的一对戏水鸳鸯,包含了花好月圆、爱悄甜蜜之惫。
由新田卷烟厂出品的“嫦娥”香烟,烟标温馨浪漫,可从中领略到望月寄托情思的惫境。
一枚枚烟标所表现的正是人们心中对团圆的期盼,对亲人的祝福,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对甜蜜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秋舞秀文墨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一个高度浓缩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其丰富的内涵在现在和未来依旧具有恒久的魅力,关键是我们选择怎样度过。
我们需要振兴我们传统节日,更需要对其包含的道德价值进行发掘、转化,体现传统节日深厚的道德价值,汲取传统节日的精华并增添新的时代元素,适应现代人的心理习惯,使传统节日焕发生机和活力、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愈识,实现道德上的认同。传统节日对于一个民族的深刻愈义不容忽视,它是人们情感的认同、沟通和凝聚。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中秋节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这种贡献构成了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月亮文化学。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古代诗歌中对月亮的描述,以及睹月思情的联想和情感宜泄。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
唐代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唐代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街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搓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民族风,圆月情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除了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傣族、赫哲族等多个民族也有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朝鲜族:在中秋节这天,朝鲜族和汉族同胞一样,讲求亲朋团团、共同庆祝,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秋节他们会到户外举行家庭聚会,和亲朋好友一同载歌载舞庆祝中秋。此外,在中秋节这天,朝鲜族同胞还要祭祖扫墓,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感恩。
蒙古族:蒙古族过中秋,则有一项特别的“追月”习俗。“追月”是蒙古族中秋节的一种娱乐项目,“在中秋节这天,掩长骑射的蒙古族会跨上骏马,在皎洁的圆月下,飞驰在草原上。”
傣族:傣族在中秋之夜,有“拜月”风俗。在桌上放上特制的糯米圆饼,并在饼上插上冷香,然后全家老少开始拜月仪式,这除了表达对月亮的崇拜,也是为了纪念他们的民族英雄。拜月仪式结束后.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开始聚餐、赏月。
壮族:壮族则有“请月神”的习俗,故中秋节也被其成为“请月神节”。就是在中秋之夜,摆放香案供品,请月神下凡,与民同乐。
苗族:每到中秋夜,苗族同胞会聚在一起跳起喜庆的歌舞,特别是苗族的年轻人会在“闹月”活动中寻找愈中人,他们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当空的明月一样纯洁、永恒。
义薄云天月正圆
在众多的政坛巨攀、文学巨匠中,无不透露出对满月时分的钟爱和赞美,他们或结缘于中秋满月,缔造史诗;或钟爱于中秋的阴晴圆缺,书写文人情怀。当仰头望月之时,一支烟,一杯茶,一段情事,都在诉说着一个杰出而伟大的烟客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中秋结缘,开天辟地
1919年中秋节,毛泽东为母奔丧。他跪守在母亲灵前,以泪和墨写下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母文》,赞扬了母亲敦厚诚实、勤劳俭朴的美德,抒发了毛泽东对母亲的爱戴和追思之情。这一年的中秋节,本是家人的团圆节,不想却变成了他的别母节,更是他的痛苦节。
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长沙到广州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篇不朽诗作。诗中的最后一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其实并非写意当时的实境,而描写了更早的一个中秋节。毛泽东曾提过“诗言志”三个字,他在写(沁园春·长沙)时提及10余年前童年趣事,既是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更是抒发了准备投身伟大革命洪流的坚毅和豪情。
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名征友结义的故事,早已人人皆知,而当年所征到的三个半朋友中的半个朋友李立三,就是在中秋节认识的。1916年中秋节,在长沙南城门看到征友启事的李立三,很拘谨地在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相约,在他的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个“奇人”,所以就没有敢同他谈话,只是看了看,但这却是他第一次与这位伟人相识。
1917年的中秋节,血气方刚的毛泽东和学生聚集在湖南第一师范后面的山上,群情激昂地辩论“救国之道”,一一驳回了别人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坚定地说:“学梁山泊好汉!”。他们知道,在封建社会的枷锁下,拿起枪杆子去战斗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这次和同学之间的中秋激辩,为他后来的革命方向确立了方向。
1927的中秋节,毛泽东指着一轮圆月对与会的人员说:“今天是中秋节,我没有给同志门带来月饼,但我带来了比月饼更好的东西,这就是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这天,拉开了秋收暴动序曲。
1948年的中秋节,毛泽东则是在济南战役的炮声中度过的。他在对许世友全面作出战斗部署后,静静地等待着胜利的消息。1948年9月16日正值阴历中秋节,月明星稀,秋高气爽。根据攻城指挥部的命令,进攻济南的战斗从午夜时分开始,“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1957年中秋节,他选择了畅游长江和湘江。在品尝彬州梨的同时,他在长江和湘江的激流中展示了他的各种泳姿。之后,他又去了杭州,观看钱塘江大潮,并在钱塘江游泳,从此留下了“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雨台。人山分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的美丽诗篇。之后的中秋节来临时,毛泽东还曾巡游大江南北,在激流中畅游搏击。
1961中秋节,毛泽东与来访的蒙哥马利元帅共进午餐,他们谈得极为深入,就领袖的魅力、权威和他所领导人民的关系交换了看法。蒙哥马利元帅不但对这位伟人要了面对面的接触和文流机会,更是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了新的深刻的理解。
1976年中秋节.也正是贺子珍的66岁生日。毛泽东在生命垂危之际,本应该与曾结发为妻的贺子珍见上一面,温往日旧情,可就第二天凌晨时分,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他丢下了朝思暮想的爱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时,距贺子珍与毛泽东庐山相会已有17个年头。
1974年7月至1975年4月,80多岁高龄的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先后在武汉、长沙、南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