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趣闻秩事 > 正文

烟草风俗百科漫谈

2013年10月15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朱汉春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编者按:近年来烟草行业陆续进了一批新成员,这些新生力量文化水平、身体素质都较好,为了让他们尽快的熟悉了解基本知识,特辟此专栏,以适应各个环节人员的需求,将不定期分批刊出的内容有:民间烟俗、吸烟与健康、包装璜设计艺术、卷烟工艺新科技、烟草种植、专卖管理与执法等内容供大家参考。

  民间烟俗篇

  地球村、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风俗就是那些历代传承、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又叫习尚。

  我国语言家孔颖达考证认为:“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之所以有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就是因为各个时代的生活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水平、文化礼仪、道德观点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烟俗就是指伴随烟草文化的传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要对其追根溯源,则要从宗教说起。众所周知,烟草与玉米、番茄、马铃薯、巧克力并称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发现。从印第安人发现烟草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烟草最初除了满足人们的吸食需要外,还常常出现在宗教仪式中。例如,在召开部落会议时,主持人往往要进行一种“喷烟仪式”。他将烟管中点燃的烟连续地对准天顶、大地、太阳各喷一次,依次表达对天神、地神及亘古不灭的太阳神虔诚的感谢之情。其次是把烟作为一种圣灵之物,成为战争与和平的象征。譬如两个部落之间剑拔弩张,相互对峙,这时一方要想求和,便可将烟管或烟草送予对方。对方如若接受,就表示愿意和平;如若不受,则意味着将有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因此,那时印第安人又称烟管为“和平烟管”,聚在一起吸烟又预示着和平和友谊。又如,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纳切尔斯人的太阳首领,每天早晨在日出之前站在家门口,面向东方,用烟草的上部对准东方,而后指向黎明的其他地方。

  原始民族的人吸烟完全是为了陶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把吸出的烟吞掉。如巴西部落的巫师们在疯狂的秘密节时,用吸烟来使自己进入失神状态,以期能见到精灵。所以在他们中间,烟草开始被称为“圣草”就不足为奇了。北美印第安人认为烟的麻醉状态是超自然

  的失神状态,这种状态中的梦幻无疑就是圣灵的启示。中世纪的欧洲,烟草也同熏香混合,被作为伦敦教堂的供香,也是出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在狂热宗教中使自己陶醉。

  “神奇无比”的烟草作为—种连系神的媒介物,恰好在宗教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吸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

  由于烟草历史悠久,又是那么神圣,于是土著印第安人当时的风俗就把烟草当作神灵,以此用来作为太阳神的神圣祭品。他们认为太阳、大地是万能而强大的,是万物之主,所以烟草也就身价百倍,象征着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每逢节假曰、结婚、生日、葬礼以及拜访各部落首领时,都要把烟草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以示和平、友谊、尊重和睦相处。这一风俗,代代相传,直至流传到世界各地。虽然内容有所改变,但基本上还是表示了和平友好的象征。据历史记载,这一风俗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许多外国使团和外交使节把烟草或者鼻烟、鼻烟壶等烟制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我国,以示友谊。

  公元1684年,康熙南巡时,曾在南京接受当地传教士们赠送的礼物——鼻烟。公元1725年,意大利罗马教皇伯纳第多十三世遣使来我国,觐见了清世宗,献上了礼物,有各色玻璃鼻烟壶和鼻烟。公元1752年,葡萄牙国王遣使来我国,也献上了以赤金、螺钿、玻璃、玛瑙等制成的鼻烟壶。这种风俗,直至今天,我们在接待亲朋好友时,仍以卷烟招待,一方面用它来提供结交朋友的机会或作为传递友情的导线;另一方面可使人们之间的来往从陌生到亲近,把烟草作为媒介是有很大关系的。今天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把烟草招待客人,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

  由于烟草的价值,又遍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在欧洲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烟草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帝王奖赏臣僚的圣品。英国当时烟风最盛,全国上下,莫不以吸烟为乐。当年伦敦的通衢、闹市都有吸烟俱乐部的位置,有如文艺沙龙,随处可见。成为上流社会、缙绅名流吸烟聚谈,纵情享受的场所。如今,在伦敦历史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一幅描绘当时吸烟俱乐部内烟雾腾腾、百态俱阵的著名油画,以及俱乐部吸烟规约的铜牌。

  烟草同样被人们隆重地用于丧葬之中。有些民族形成了用烟草和烟具来做殉葬品的风俗。如鄂布岛上的鄂斯特雅克人,烟斗多半要成为死者的殉葬品。西伯利亚东部的通古斯民族把死者埋葬在树内时,要放进一把烟草。日本安尼时代,有些人家将珍贵的烟盒用来殉葬。在我国清代末期,慈禧太后的随葬品中,有她生前爱用的铜水烟袋、银水烟袋、银潮烟袋等烟具,琳琅满目。1916年,袁世凯的随葬品中有一根长长的中国式旱烟袋及其外国烟具。当然现代虽然很少有将烟作为葬品的记载,但在民间,将嗜烟者生前酷爱的香烟随之入葬,或在其坟前供上他爱吸的香烟,也是屡见不鲜的。

  伴随着烟草的传播,各国各民族将烟吸纳到自己的文化体系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各国烟俗。

  最珍贵的礼物——烟制品

  吸烟习惯,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象征着幸福和平的美好生活,烟草的主人把烟草做为最珍贵的礼物相互馈赠。当西欧探险家们初到美洲时,印第安人为了表示友好,也将烟草和其它礼物赠给他们,以至于今天西方部分地区的反禁烟者成立的“吸烟和平组织”,也极力宣扬吸烟代表了一个和平的主题。印第安入狩猎时,也要用烟斗来表达善意。当他们杀死熊后,就请它恕罪,把烟斗插进熊的嘴里,并对着烟斗吹气,表示与熊共享抽烟的乐趣,请求熊的精灵不要复仇。同样,在国际交往中,许多外国使节也以烟或烟斗、鼻烟等烟制品相赠,以示和睦友谊。

  祭烟管节  历史上最早对吸烟礼俗进行规范,可能是美洲印第安八黑足部落的“祭烟管节”了。每到这一天,首领在燃烧的甘油上熏干自己的双手后,解下挂在身上用罩步罩住的烟管,朝着太阳高高举起,然后又放在地上,使它面朝东方,转而朝西,然后站起身来,手握烟管,缓缓地迈着从容的舞步从帐篷里走出去。其他人便一个接一个地跟着首领走去,口里唱着歌,赞颂着魔力无边的烟管。一切都井然有序,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下去。

  “马达阿”——水烟壶  也门最大的部落哈希德部落,具有好客的传统,每逢贵客临门,酋长都要组织入夹道欢迎,人们打着手鼓、吹着喇叭、唱着民歌,举着腰刀轻歌曼舞。每当欢迎仪式达到了高潮时,他们就朝天鸣枪,这时人群沸腾,欢呼声震耳欲聋,整个场面热闹非凡。然后主人将客人引到宽敞的大厅。拖鞋入厅后,宾主席地而坐。寒暄过后,主人把香水喷洒在客人的头和脖子上或用点燃的檀香熏客人的衣袖和头发。大厅的中央摆放着高高的水烟壶,也门人称之为“马达阿”,烟壶管长达10多米,吸起来咕咕作响。大家轮流抽烟,大厅里充满了浓烈的烟味。

  朝鲜民族的烟俗  朝鲜族素以讲究礼仪而著称,不仅说话、走路、吃饭都有一定的礼仪,就连吸烟也不例外。在朝鲜族中,晚辈不能当着老人的面吸烟;若是老人遇见晚辈正在吸烟,会主动回避,免得晚辈尴尬。青年不许向老人借火吸烟,更不能接火;接火是对老人最大的不恭。

  俄罗斯民族的烟俗  到俄罗斯族人家里作客,吸烟必须征得主人的同意;不能随便吸烟、磕烟灰、扔烟头;递烟时忌单独递给一支,而要递给烟盒;点烟时不能用一根火柴点三支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已经点燃的烟。在俄罗斯族,客人来访,若是吸烟斗,主人要将烟斗装上烟丝后再递给客人。

  日本人的烟俗  日本人吸烟不让烟,各吸各的。到朋友家中做客,主人不摆烟具,也不敬烟。而作为客人如果从自己衣袋里取出来香烟吸,将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近年来,日本开展了大规模的禁烟、嫌烟运动。所谓“禁烟”就是宣传吸烟的危害,不让人们吸烟;所谓“嫌烟”就是不干涉别人吸烟,但要求别人不要在自己面前、身边吸烟。因此,想吸烟者形成一种习惯,吸烟前先问问旁边的人可否吸烟,征得对方同意后,才点燃香烟。

  吸烟的讲究  在西方,到别人家串门,如果主人客厅里没有放烟灰缸,就表明主人是不喜欢吸烟的,尤其是到传教士家里去,应该注意不要随便拿出烟来吸。如果是主人敬你烟时,哪怕你自己带着烟,也尽可能不要拿出来而接受主人的,千万不要拒收主人的烟而吸自己的。在接受主人烟时要只收一支而不是几支,接下来应抽自己的烟。在认定可以吸烟的场合,你拿出烟来吸时,最好是先敬其他的客人。在狭小的地方不应吸烟。在宴席上,除非男主人向客人递上香烟或自己点燃吸了起来,否则在宴席上叼起烟来是不礼貌的。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就在饭桌上吸烟是愚蠢的,这说明你没有能力欣赏向客人们提供的饭菜。

  在法国,两道菜之间点上一支烟是野蛮人的举动。在同别人谈话时,或在街上行礼时,要取下烟斗或烟卷。在同妇女烟花时叼着烟或把烟雾吹到她脸上,是无礼的行为。烟缸是用来装烟灰和烟头的,不应把正在吸的烟搁置其上,这种做法不合适。在敬烟礼俗上,东西方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在西方人眼里,对人的最大尊重,就是充分尊重他的个人权利,吸烟、敬烟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来客人时多半是沏杯咖啡,即使对客人敬烟,也多将香烟置于茶几或桌子之上,不主动敬烟,悉听尊便。在自己准备吸烟的时候,要环顾身边是否有女士在场,稍有教养的西方人在有妇女的场所要吸烟,至少会礼节性地说声“请允许”之类的话。</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