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市场经济明显回落,为了尽快刺激经济升温,国家政府在全力以赴为民生着想。
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再次强调,“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一席话,让“地摊经济”一夜爆红。
毋庸置疑,“地摊经济”的推行,很大程度刺激了市场经济的复苏。也解决了很多因为疫情而失业人的就业问题。
然而,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么“地摊经济”对实体店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实体店主该如何做才能与“地摊经济”做到并存共赢,共同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以下是我的做法,仅供参考借鉴。
借地摊巧引客源流
早在以前,我的店铺门口就有一些地摊商贩在做流动经营,开始只有几户在经营水果生意,从6月1号开始,门口的地摊越来越多,经营种类也增加了很多,几乎占据了超市内所有快消品,刚开始,我对“地摊经济”的推行抱有抵触心理,毕竟外面经营的商品,超市里面都有,顾客在外面购买就会舍弃超市购物,当时非常郁闷,但慢慢我发现,自从地摊商贩越来越多,出来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客源流量。
我开始思考,如何把地摊上的客流量引进超市内呢?
首先,我制作了一些精致的停车牌,上面有“百好超市”店面,经营项目,联系方式,免费发放给前来地摊购物的过路客。还印制了一些小额代金券,免费送给地摊商贩,让他们帮忙代发,只要凭代金券进店购物就可以抵现使用。
仅凭这两种方法,效果就非常明显,有很多来地摊购物的顾客都被成功引进了超市。
把商品搬到地摊上
自从门前地摊商贩增多以后,傍晚明显能看出外面客源也有了很多人气。我就抱着试试心里,把150个枣粽送到一直在我家门前卖自家种的蔬菜的商贩,让他顺便帮我代卖枣粽。按照平时的销量,150个枣粽是一天的销售量。没想到,短短2个小时,地摊商贩收摊以后,就卖了130个。这个做法我深受启发,我考察了地摊商贩的经营状况,了解他们的经营种类,只要地摊上没有销售的商品,每天傍晚,地摊商贩过来以后,我都会拿出去让商贩帮忙代卖。
把自家商品搬到地摊上,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不仅可以跟商贩建立友谊,还能提高生意的销量。当然,代卖的商品最好是简单方便出售的,不能过于复杂,给流动商贩造成麻烦。
联手供货商做活动
一天傍晚,我接到一家调料供货商的电话,说是有一种新品调料上市,想跟我合作做陈列销售。由于新品利润可观,又能避开竞争关系,我很愿意接受。
这段时间农活比较忙,大多消费者都是到了晚上出来购物,自从“地摊经济”发展红火以来,客流量越来越多。我有了一个想法,让调料供货商带着新品来地摊上做宣传新品活动。免费发放一些品尝装,毕竟地摊上的客流量较大,这样做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结果,供货商带来设备,来地摊上现场用调料制作菜品给顾客品尝,并给购物的顾客送了礼品,认知度和推广度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有一家啤酒供货商知道在地摊上宣传新品效果很好,也主动联系我,还带来演出队伍,策划了一场宣传演出,一个晚上,在地摊上不仅挖掘出很多喜欢新品的顾客,也让我收益颇多,今后,我会主动联系一些供货商与他们联手来地摊上做宣传活动。
与供货商联手,利用“地摊经济”的人气宣传新品,效果的确是事半功倍。
与商贩置换滞商品
有一位顾客傍晚进店购物,手里提了很多大头菜,我问她买那么多能吃完了吗?
顾客说,不是买的,是跟地摊上卖大头菜的商贩用馒头兑换的。
这位顾客在地摊上卖馒头,收摊时还剩了一些馒头,而卖大头菜的商贩正好想买馒头,两个人把各自商品进行了置换,皆大欢喜。
听到这里,我突然有了大胆的想法,第二天傍晚,由于当天做的烤鸭还有三只没有卖完,我到地摊上,找到那些在我店里没有销售的摊位,询问店主,可以用烤鸭置换他们的商品,没想到卖黄瓜、卖鲜花椒和卖厨房贴纸的商贩都用自己的商品置换了一个烤鸭。剩的烤鸭卖完了,而置换的商品我都能用上,置换的商贩也处理了各自滞销商品,一举两得。
置换商品的原则,应该找准置换对象,把滞销商品进行兑换,不仅能解决滞销商品,更能与地摊商贩和谐共处。
总结
看看这次“地摊经济”的到来,经过短时间观察和参与,由于思路积极更新,我消除了之前的抱怨,积极应对,很快就与“地摊经济”学会了并存共赢的手段,我相信,在将来“地摊经济”与实体店一定能实现“双赢”。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