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临沧消息 千峰叠翠的阿佤山上,有个美丽静寂的拉祜山寨。
这里紧靠中缅边境,海拔近2000米,村容整洁、村路宽敞,绿树成荫、新居错落,一派欣欣向荣村美民富的新景象。
这里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团结片区东米村,有拉祜族190户900多人。
而在六年前,这里曾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寨。由于高寒贫瘠、耕作粗放和偏僻闭塞,加之古老的游猎传统,不善农耕,茅草土坯房低矮潮湿,生活长期靠政府救济,是阿佤山区一块扶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
如今,现代烟草农业的春风吹进山寨,一片生态特色烟,让东米拉祜人提精神、长志气,成就了拉祜人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熟悉这个村子的人们无不感慨现代烟草农业带给拉祜人的巨大变化。而东米人最感激的是扶持教会他们改变落后面貌的市、县烟草部门,团结烟站的技术员们。
2009年,临沧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抓住被列为云南省新烟区的机遇,以农民增收为抓手,以科技扶贫为动力,围绕“产业富民”目标,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强力推进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用真情为拉祜山寨送去温暖,通过技术员包户包地块,扶持东米拉祜人试种烤烟900亩。从宣传发动、落实面积、从育苗到移栽、田间管理、采摘烘烤、分级扎把,团结片区烟站从站长到技术员、辅导员,不惜磨破“铁鞋”、“铁嘴”,火塘边、田地上,家家户户跑,千言万语说,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帮,保姆式服务。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当年全村交烟收入90.55万元,种烟户均收入5000元,破天荒地冒出了14户烤烟收入万元户,最高收入是扎主家收入1.5万元。一片烟叶为东米人找到致富的发展方向。
几年来,临沧市、沧源县烟草部门立足“一基四化”目标,加大烟水、烟路、烟田、烟机、烤房建设力度,夯实了东米人发展烤烟产业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培训提升,当初对烤烟生产摸不着头脑的拉祜族烟农,从昔日的追山打猎人成为今日的种烟能人。四十岁的扎阿,去年种了3.5亩烟叶,亩产值达到4470.92元,扎克家种7.5亩,亩产值达4377.07元。成为当地亩产值高效益户。“我家4人去年种了4.5亩,亩产值达到4439.45元,要不有国家扶持,不有技术员到田到地一身泥巴、一身汗水地指导,咋个会有这么好的收入。”51岁的娜娥,快人快语,说起种烟她满脸笑容。“东米巨变,靠的是坚实的烤烟产业支撑,如今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群众,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 ’发展烤烟的助推下,转变了过去‘等、靠、要’的观念,催生了‘干、勤、闯’的实干精神,全村去年有165户种烟634.9亩,总产值达2037万多元,户均1.2万元,平均亩产值达3209.07元,这在全县来说,种烟水平还是挺高的。烤烟收入多了,家家掀掉茅草房,建起新民居,购进家用电器,种烟户购进微耕机,烟田机械化已达百分之百。过上了多年梦想和祈盼的安居乐业新日子”,东米村委会副主任娜珠说。时逢优质烟示范户扎果家进新房,娜珠对我们说:“我带你们到扎果家看看,这里有个风俗,谁家进新房,都要请歌手来引领大家跳歌,进新房当天,从太阳出跳到太阳落,热闹得很。”走进扎果家,只见来自三山九寨的佤族、拉祜族乡亲正跳起激情奔放的“三跺脚”歌舞。现代化的音响里,不停地播放着三弦、芦笙、竹笛合奏声。歌酣舞浓,种烟富了的人们跳得是那么地起劲,那么地开心。
娜娥(左二)谈起种烟带来的好日子乐得闭不拢嘴
扎果家贺新房的乡亲们跳起欢乐的歌舞
如今的东米,就像那漫山遍野的火把花,绽放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