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报道 在柳河县罗通山镇自然村,你会经常看到一位脸色黝黑、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做起事来雷厉风行的中年男子奔波在村头巷尾。他就是省级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徐宝德,一名直面谏言、一心为民的县人大代表,一名促进产业调整、使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2006年春,徐宝德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琢磨如何增加村民及村集体收入,让乡亲早日走上富裕路。罗通山镇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烟叶种植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面积达3000亩,是全县的主产区。但由于技术欠缺、管理不科学,村里的大部分种植户都不挣钱,“以后打死我,也不种那破玩意儿了”,便是当时烟农的真实写照。可徐宝德的“致富算盘”是这么打的,种植烤烟一是村里有基础、政策有扶持;二是经济效益比种植传统作物高;三是周期短、见效快。于是他挨家挨户游说,介绍相关优惠政策、先进技术及收入对比。人累瘦了、晒黑了、嗓子喊哑了,却没有人响应。没别的招数了,于是,他就自己开始种植烤烟。选地、打垄、假植、移栽,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着一棵棵烟苗,还时不时请村民参观。一年下来,15亩烟叶喜获丰收,亩产值达到3200元,收益是传统作物的3倍。转年,30余户农民主动找上门来,要跟着干,徐宝德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有的烟农是第一次种植烤烟,一没经验,二没技术,如果这些烟农赔了,整个烤烟产业在村里将无翻身之日。这一年,他顾不上自家的烟田,和镇里的技术员一头扎进了烟农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每个环节技术指导都不落,到年底,大伙一算账,乐得嘴都合不上了。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村里通过置换、转包等方式成功流转土地600多亩,建起了千亩规范化烤烟示范区。
在徐宝德的“张罗”下,全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联系,相继建立了烟叶、木耳、天麻、棚膜经济、肉鸡养殖产业区,发展黑木耳75亩、天麻80亩、棚膜60亩,建成了占地12亩的6栋标准化肉鸡孵化场。产业发展促进了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经常闲聊的人开始研究经济了。同时,村民间的沟通、协作越来越密切,尤其在用工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全村劳动力基本不到村外做工,村内帮工每天50元的费用7年没变;男劳动力干重活,老人、妇女干轻活;人力分配由村治保委员统一安排,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有活大家一起干。
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对生活的环境也挑剔起来,“村路有点儿窄了,晚上也没个亮,能不能安上路灯?喝上自来水多好……”。老徐暗想,这正合自己和村委会改善村里环境的想法。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相继修通了村里6公里水泥路,浆砌边沟2400延长米,安装路灯15盏,铺设人畜饮水管道4000米。同时,规定每人每年义务献工3天,累计献工2000工时。将村民手中的册外地统一收回,一次停耕还林1500亩,办理了村集体林照,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绿色财富。
目睹着村里悄然发生的变化,老徐的脚步并未停止。用他的话讲,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和人大代表,这才仅仅是开始,他要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路还很长。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