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烟田、联排的烤房、敞亮的仓库、崭新的烤房设备、成群的操作工人,一拨工人将烘干的金银花从专用电烤房中出烤,另一拨工人正忙着将新采摘的烟叶编杆入炉……一走进砚溪镇的产业示范基地,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场景映入眼帘,一阵阵花香伴着烤烟的香气扑鼻而来。
基地的主人叫胡启标,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灼岭村人,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因在家中排行老三,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三”。这些年,靠种植烤烟和中药材,老三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今年的烤烟和金银花都长得好,要获得双丰收了,一年的辛苦终于看到回报,我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老三笑着说。
看着几十号工人在厂房里忙碌的身影,胡启标回想起了前几年的样子。那时,他的农场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他和妻子在家种几十亩田,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水稻,一年下来汗水没少流,口袋里的钱倒没几个。村民们看着种田没奔头,都到县城、镇里去打工,村子里撂荒的田地越来越多。看着被荒废的土地,胡启标很是心疼。“挨过饿的人,对土地都情有独钟,我要想办法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胡启标暗自下定决心。
2017年,峡江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建设大宗中药材生产基地,鼓励村民种植中草药,加快常用中药材人工繁育。胡启标从中看到了机遇,一口气租下了周边村子的数百亩田地,一部分用于扩大烤烟种植面积,一部分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中药材种植。
他认真分析了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药材市场状况,几经衡量之后,决定扩大烤烟种植到200亩以上,并将剩下的土地种植中药材金银花和枳壳。
说干就干,了解市场、学习种植技术、购买初加工的设备、请人务工……大大小小的事情还真不少,他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厂里,虽然每天忙碌但他觉得心里很踏实。短短三年时间,他的农场规模扩大了好几倍,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村民也开始种烟、种药材。
烟技员陈日根和胡启标(右)在巡查烟田
“200亩烤烟,按照一亩1000元利润算,一年就有20多万块钱的利润,加上烟草补贴,利润空间更大了。种完烤烟之后还能再种一季水稻,一年也有10来万。”胡启标说。
“中药材前两年投资大,今年是第三年了,现在金银花在大量开花,枳壳也开始挂果了,前两年投入的成本今年也基本收回,从今往后,除去每年的人工费用,剩下的就是纯赚的了。”胡启标一边算着账一边笑着介绍说。
“老三的农场规模比前几年大了很多,现在他租赁的土地都到我们坪头村里了。据我所知,他长期聘请了10多个人照料农场。农忙的时候,一天就要百来人帮他做事,为周边几个村子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很多零活,到他的农场里做事,又近又方便,村民们不用跑到县城去做小工了。”砚溪镇坪头村委书记李桂根介绍说。
正在烘烤的金银花
近几年,农村经济不景气,靠乡村种植致富路阻且长,但胡启标硬是凭着自己敏锐的眼光和干脆利落的做事风格,闯出了一番自己的天地。
今年,胡启标将农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烤烟种植达到238亩,烟叶纯收益有25万元;扩种金银花400亩,可实现收入19万元,同时还发展了枳壳种植300亩。
“烤烟种植肥料可不能用多了,我真是有血的教训呀。一定要跟着烟技员的指导,种好中棵烟,才能烤出好烟,卖出好价钱。还有金银花可不能摘晚了,刚出了花苞1-2天就要摘,这样烤出来的干花色泽清丽、香气浓郁,卖相才好。”说起种烟、种药材的各种技术,老三俨然已经是个行家。
他不光自己学,多年的村委工作经验,还练就了他一副好口才,经常向村民传授种烟技巧和种药经验。讲得多了,大家交流就多,互相取长补短,种烟、种药的技术都能得到提高。通过连年的生产实践,老三慢慢积累了一本属于他自己的“致富经”。
胡启标因为善于经营、认真好学、踏实肯干,他种植的烤烟、金银花和枳壳都取得了不错收益。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他不仅带头创业,还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帮助贫困户脱贫。
农场里常年雇用的长工有28人、烟叶分级队员17人,每年吸纳的各类季节性用工累计达到了近万人次,这些人大多来自周边村子。“今年我发给工人的工资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元。”胡启标说。
老三带领村民一起靠着种植业致富,自己也成为了县里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多次获得县里、镇里的表彰,连续三年成为全县优秀种烟大户、致富能手。
每天天微亮,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先到农场里安排好事情之后,再到村委处理一天的政务。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胡启标(左)在分级室查看烟叶分级情况
当被问起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时,他说“有活干,有钱赚。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是我们老百姓想要的生活。”说完他就带着几个烘烤师一起到烤房边查看烘烤情况。
烤房群里机器轰隆隆的运转着,烤房外的烟田里,采摘工人将成熟的烟叶装好车运回烤房,远处的半山腰上郁郁葱葱的金银花树结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那一片片的金黄烟叶、一朵朵的芬芳花朵,已俨然成为胡启标致富路上最美的风景。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