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象征,揭露了包括假烟在内的各类假货问题。这些假货不仅质量低劣,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在假货泛滥的背景下,真品卷烟市场面临着多重挑战:假烟的低价冲击严重影响了真品卷烟的销售,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导致信任危机,加上健康意识提升和控烟政策加强,真品卷烟市场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假烟问题的根源在于多方面因素:制假售假利润巨大,市场监管存在漏洞,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涉烟违法行为呈现隐蔽性强、形式多样、跨区域广、技术对抗升级等特点,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一、专卖监管战线的坚决打击
面对假烟泛滥的严峻形势,全国烟草专卖监管部门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打击。如广东省局2020年至2024年查处各类涉烟案件88188起,查获假烟56.58万件;湖南省局侦破全国首例全产业链电子烟用烟碱案,将"制假活动活不过30天"作为工作目标;深圳市局建成全网涉烟信息监测平台,为全国烟草专卖监管部门提供网络涉烟线索监测采集服务。这些努力有力维护了卷烟市场秩序。
二、当前专卖监管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专卖监管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1、道路运输查缉难度增大:车辆小型化、人员职业化、逃逸高频化特征明显。
2、网络涉烟监管受限:平台企业共治力度不够,监管权限与有效监管需求不匹配,案件查处难度大。
3、区域性特点明显:如广东面临制假防反弹、海上走私、非法卷烟中转分销等多重压力;陕西地处非法烟草制品流入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管控压力大。
4、新型烟草制品监管:非法电子烟新产品、新渠道变化快,"上头电子烟"形式多样,监管执法配套政策尚未完善。
三、控制假烟的综合治理策略
针对假烟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部署。推动将烟草打假打私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议程,开展重点县(市、区)挂牌整治,压实基层治理责任。
2、深化部门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公安、海关、邮管、交通、市监等部门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联防联打联控。
3、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广泛应用"市场采集助手"、"互联网涉烟监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构建更加科学完备的专卖监管体系,提高对网络涉烟交易的监测、打击能力。
4、推进"五大战役"全面打击。借鉴湖南省局经验,推进交通运输拦截战、烟叶烟丝封堵战、制假转移阻击战、零售市场歼灭战、网络监管攻坚战,全方位打击非法烟草制品。
5、加强消费者教育。广泛开展烟草制品真伪鉴别宣传教育,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增强公众识假辨假防假意识。
四、结论与展望
假烟问题不仅是315曝光的消费者权益问题,也是涉及市场秩序、政府监管、企业发展和消费者健康的系统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在政府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防伪能力、消费者提高警惕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哪里有非法烟草制品,拳头就打向哪里"的治理目标,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烟草市场健康发展。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