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花几毛钱抽一支烟、有人花几元钱抽一支烟、有人花几百元抽一支烟、还有人花几万甚至上百万抽一支烟。本来一支烟的价格不贵,却被有些人抽贵了,当然抽贵的烟无可厚非,但是千万别抽这么贵的!
近日,随着元宵节的落幕,人们纷纷踏上外出务工的征程。对于烟民来说,带上几条家乡的好烟,本是想着在旅途中缓解一下压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铁上的吸烟事件却频频发生。据江苏新闻报道,短短连日来,就发现了3起高铁上吸烟的案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鲁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第一次乘坐高铁,刚上车就想去厕所,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烟。才吸了几口,他就看到了厕所内的“禁止吸烟”标识,随后赶紧将烟头用水冲灭扔进垃圾桶。可为时已晚,他之前吸的那几口已经触发了烟雾报警器,最终鲁某被送往派出所。原来,鲁某平时外出务工往返大多乘坐私家车,在车上没有吸烟的顾虑,所以对高铁上禁止吸烟的政策并不了解。同样,霍某也是在外出务工的高铁上吸烟而被送往派出所。据了解,霍某是因为没有注意听广播里禁止吸烟的提醒,也没留意到厕所内禁止吸烟的提示。其实,类似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此前就有许多因在高铁上吸烟被罚款500元,甚至被拘留的案例。等待鲁某与霍某的,想必也将是严厉的处罚。
生活中,关于公共场所禁烟重要性的科普文章和视频数不胜数,高铁上也会不断播报禁烟信息。然而,为何高铁吸烟事件还是屡见不鲜呢?
一方面,部分烟民缺乏自律意识,心存侥幸心理。他们觉得偶尔吸一次不会有太大影响,却忽略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有些烟民确实对高铁禁烟规定不够了解,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中,容易放松警惕。
高铁吸烟的危害不容小觑。从安全角度来讲,高铁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烟雾报警器的触发不仅会干扰列车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恐慌,危及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其次,二手烟会对其他乘客的健康造成危害。许多乘客本身对烟草气味敏感,吸入二手烟后可能会出现咳嗽、头晕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孕妇等特殊群体,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那么,如何才能杜绝高铁吸烟现象的发生呢?这就需要多管齐下。
铁路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乘客普及高铁禁烟的规定和危害,提高乘客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比如,在车站、车厢内张贴更加醒目的禁烟标识,播放更生动形象的宣传视频等,让乘客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禁烟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吸烟者,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加大处罚力度,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起到警示作用。只有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性,才能有效遏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当然,广大烟民自身也应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禁烟规定。在出行前,提前了解相关规定,避免因一时疏忽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每个人都是公共环境的维护者,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乘车环境。
除了不能在高铁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吸烟外,平时吸烟时也需要注意烟头的问题。前段时间濮阳县就有一名男子在街上随手扔了个烟头,没想到引发了停车场的火灾,最终导致停车场车主程某损失10000元,而这一切损失都由乱扔烟头的男子承担。一个小小的烟头,可能就会引发一场大祸,所以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