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是虚无,那烟斗便是存在,可以说,有了烟草,烟斗就诞生了。利用烟斗是最早的吸烟方式。当时除了利用这种烟斗式的吸烟方式以外,也有咀嚼式的与鼻烟式的(Snuff)。用烟斗吸烟约在16世纪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地。最早是哥伦布手下一位水手杰瑞兹看到古巴土人吸烟,杰瑞兹冒险尝试并随后将烟斗带到了欧洲,成为欧洲第一位烟民。马克吐温也是沉迷其中的一位,他曾说过:“如果天堂里没有烟斗,我宁愿下地狱。”
17世纪,随着鸦片贸易,烟斗也进入了中国。始被称为“烟抖”。刘半农《扬鞭集·一个小农家的暮》诗曰:“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慢慢地从田里回来。”钱锺书《围城》中也有描写:“英国导师一边抽烟斗,一边跟学生谈话的。”抽烟斗很大层面上已经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同时也是感悟人生的过程,烟斗既是他们的个性象征,也是他们灵感的源泉,更是他们人格的独特呈现。
烟斗做序:精心设置,量身定制做烟斗,首先要拿到一块带皮的石楠木,石楠木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适合制作烟斗的材料,以石楠木为原料制作的烟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烟斗品种。。拿到手的石楠需要匠人反复斟酌,通常都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在开始制作之前,匠人要细致设计,考虑手里的这块木料适合做什么样子的斗型,需要按照木料,来选定斗的式样。
到手的石楠根,需经清洗、检查其裂纹和瑕疵等步骤。将石楠根切割成砖块一样的方形,在土里埋上3个月,拿出后再切割成烟斗胚,放在水里“煮清”12小时到24小时不等,然后再在凉棚里干燥半年,最后老熟贮陈若干年,这才成为可以制作烟斗的坯料。
工序尽管已经如此费心费力,烟斗制作匠人们在动手制作烟斗之前,还要把这些坯料用专用油烹煮12小时,以彻底去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味,使未来成形的烟斗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吸烟质量。这些耗时耗力的工作组成制作烟斗第一步,是制作一个好烟斗的基础。
下一个步骤是切割,在木头上先起稿修改再进行切割。切开材料之后,开出烟道和榫头。这两个地方的组合是极具仪式感的。
开烟道时,要特别注意保持烟道的顺畅,主要是确保在吸的时候烟道是通畅的,不能让里面有变形,或者是它里面有不规则的变化。要做到能够让铜条一直插到钵底,这也是做烟斗时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有时候也会打磨大型在先,这是根据制作者的习惯和斗型的特点来的,没有绝对的定式。打磨这道工序,是磨性子的过程。从砂轮机到砂带,再到细细的砂纸,每一层打磨,都靠手感来判断分寸。
以一支河豚斗为例,外形浑圆,线条优美,但细观之下却有变化:烟斗中间一条直线如同分水岭,线的一边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另一边则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鸟眼,这道棱线在烟斗制作上称“十字纹”。雷州陈说,石楠木有直纹、鸟眼纹和火焰纹,依纹路设计斗型,顺势而为,方能体现自然和谐之美。
石楠木在装烟嘴、弯烟嘴这道工序上,同样延续了烟斗制作的独家定制性,不同的的斗钵和烟道的组合,对每一款烟草的味道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这也就倾注了更多匠人的思考和感动。
最后,经过染色、抛光这道工序,烟斗才算正式完成。
当然,这一切都结束后,其实还有一道附加工序:用户体验。做出来的烟斗好抽不好抽,是评判作品成功与否的重点,一只烟斗,样式做得再精美用心,可烟斗入嘴抽得不爽,那所有的功夫都白费了。一千个抽烟的人,就有一千种对烟斗的不同喜好。任何一件优质的器物,都要等到真正懂它的人时才会发挥出最大功效。
当匠人对一个好烟斗精工细磨的同事,使用烟斗的人一定也要懂得烟草和烟斗的使用技巧,甚至要做到熟练掌握一些烟草知识。同样一斗烟,激动情绪下和平静心态下抽起来,感觉完全不一样。倾注了斗师大量热情与灵感量身定做手工烟斗,当然也就赋予了灵性和个性,显得与众不同。所谓独具匠心,或许就是这样吧。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