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安徽省黄山市“5·26”特大制售伪劣电子烟案最后3名涉案嫌疑人分别在贵州贵阳和遵义被专案组成功抓获。
至此,这个涉案人员多、辐射范围广,涵盖原料供应、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分销零售等多环节,涉案金额达1.1亿元的制售伪劣电子烟犯罪网络终于被彻底清除。
这场与涉烟不法分子斗争的胜利,是涉烟联合打假“安徽模式”优势的再次彰显,是黄山市烟草专卖局大力推动专卖监管转型升级的成果体现,更是对黄山烟草专卖队伍的一次实战历练。
案件查办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线上”追踪、“线下”亮剑,铲除了制假售假的毒瘤,为今后办理此类案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数为剑 发现端倪
近年来,以涉烟联合打假“安徽模式”为指引,黄山市烟草专卖局积极与公安、邮管等部门共同建设情报研判中心,不断激活涉烟违法数据要素潜能,初步搭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系统性数字监管网络。
以此为支撑,推动数据价值有效释放,努力让“小线索”背后的涉烟违法“大网络”无处隐藏——“5·26”特大制售伪劣电子烟案件的线索也正是来源于此。
2023年4月,情报研判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网络数据巡查时发现,有人通过微信平台非法销售水果味伪劣电子烟产品。这一情况引起了工作人员警觉。于是,黄山市局徽州分局立即对该线索进行分析研判。
2023年5月17日,基于前期掌握的案件信息,专卖人员联合公安人员在辖区某快递站点一次性查获水果味伪劣电子烟烟弹300颗,货值近0.9万元。
邮寄这批烟弹的快递面单显示,寄件人为余某珊,寄件地为贵州省遵义市,收件人为胡某某。专卖人员初步判断,这样的不法行为大概率并不是初犯,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制售伪劣电子烟的网络团伙。
于是,徽州分局一方面及时将案情向黄山市局及所在地公安部门作了详细汇报和介绍;另一方面迅速启动公安、烟草联合执法机制。5月17日晚,联合办案人员对嫌疑人胡某某的经营场所及仓储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并对胡某某的交易行为和信息进行细致排查。
“快速锁定证据,既能防止案件信息泄露,也能让我们快速挖出上线信息,便于下一步的案件侦办。”办案人员介绍说。
一张巨大的制假售假网络,露出了冰山一角。
多方协作 突破困境
按照“端窝点、断源头、破网络、抓主犯”工作要求,找出源头、捣毁网络,是进一步扩大战果的重点。
2023年5月26日,徽州分局联合公安部门召开案情分析会,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案件调查方向和重点。双方决定联合成立专案组,力求对涉烟违法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
由于此类涉烟案件涉及范围广、违法行为隐蔽,因此在案件侦办过程中,会面临违法证据固定等难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得益于涉烟联合打假“安徽模式”的良好运转,徽州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先后开展10余次案情会商和侦办研讨,统一办案思路、扫清工作障碍,保障了案件侦办工作顺利推进。
良好的协作机制、精准的情报分析、高效的执行能力,让专案组逐步摸清了胡某某的上线原某、余某的违法行为和活动轨迹。
事不宜迟。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于2023年6月3日赶赴山西晋城,另一路于6月4日赶赴贵州遵义,迅速将原某、余某抓获,并在余某住所内当场查获伪劣电子烟烟弹1740盒、电子烟5220支,实物货值16万余元。
至此,案件侦办工作迎来重要转机。为固定证据,专案组第一时间对原某、余某的资金流水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抽丝剥茧 亮剑出击
办案人员通过梳理线索发现,余某、原某只负责这个制假售假网络的仓储销售环节,找出他们的上线和制假源头,成为下一步案件侦办工作的主攻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根据前期掌握的情况及余某的供述,专案组细致摸排,迅速锁定了其上线及多名同伙。
在黄山市公安局、黄山市烟草专卖局的指导帮助下,专案组成员循迹深挖、不断扩线,对已经掌握的案件线索进行抽丝剥茧,一张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非法制售伪劣电子烟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该非法网络主要包含四个层级,分别为生产、分销代理、仓储、市场零售。
为彻底斩断这一犯罪链条,专案组克服取证范围广、难度大等困难,顺藤摸瓜、各个击破。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办案人员先后奔赴山西、陕西、青海、贵州、四川、福建、广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调查取证,顺利将龚某、谢某、尹某轩、段某、王某高等20名嫌疑人抓获归案,并成功在深圳市宝安区捣毁制假源头,现场查获大批制造伪劣电子烟的设备和原辅材料。
案件查办过程中,办案人员共捣毁生产加工窝点2个、运输线2条、仓储窝点5个、销售窝点6个、生产线2条,查获不同型号的伪劣电子烟数千盒以及相关电子烟烟具、制作辅料若干,涉案金额高达1.1亿元。此案的告破有力打击了制假售假分子的嚣张气焰。
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黄山市烟草专卖局表示,将不断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氛围,全力守护烟草市场秩序,努力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