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爱乡“逆行”促山村蝶变

2021年07月29日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肖钰姗
A+ A

种植青菜、西兰花、菜豌豆、烤烟等经济作物,引进种植羊肚菌……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宁河村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短、平、快”产业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格局。

发展有多快?且看数据:全村有403户1616人,2020年,全村实现烤烟收入1200多万元;实现青菜、西兰花、豌豆、羊肚菌等收入800万元;再加上其他农业收入,2020年全村年人均增收达到13890元。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宁河村的发展,离不开村党总支书记龚家龙的倾力付出。

龚家龙今年52岁,早年自己做工程,当个小老板,日子过得滋润,成为远近闻名的能人。

村民们看在眼里,羡慕在心头。

彼时宁河村落后穷困,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村组织涣散,基础建设落后。村里没有成型的产业,田间作物跟风试了一茬又一茬,村民兜里依然空荡荡。

“能不能带着我们一起干?”有村干部和村民上门游说龚家龙。

一开始,龚家龙没有答应,选择了轻松自在的小老板生活。但在外闯荡,赚钱的同时,龚家龙见到很多乡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他忍不住会将其与宁河村做一番对比:“要是宁河村能像这样……像那样……村子发展会不会更好一些?”

思前想后,龚家龙于1995年回到了宁河村,带着大伙一起干,并于2007年1月当选为宁河村党总支书记,这一干就是15年。

“豁出这辈子,干出个样子,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他暗下决心。自此,宁河村开始大变样。

修建水库,解决全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田间地头道路交错、管网配套;整治人居环境,将村前屋后打扫干净,实现家禽家畜定点圈养……走马上任,龚家龙甩开膀子,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忙开了。

强党性,聚人心。在龚家龙带领下,村里的党员干部建立起了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制,公开党员干部服务承诺事项,接受群众监督,村两委班子干事作风焕然一新。有诺必达,党员干部在村民中的威信与日俱增。

强担当,作示范。为找到适合宁河村的发展路子,龚家龙和村两委班子率先试验开展经济作物种植。成功后,再凭一双“泥腿子”,跑遍全村每个角落,手把手将技术传给村民,成功后,龚家龙又凭一双“泥腿子”,跑遍了全村每个角落,手把手将技术传给村民。

初中毕业的龚家龙也因此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宁河农业大学校长”。而龚家龙却自我调侃道:“我毕业于宁河农业大学扁担科粪桶系!”

在龚家龙带领下,宁河村两委班子决定把烤烟作为全村的经济支柱深入发展,同时发展起了青菜、西兰花和菜豌豆等烟后种植产业,并引进了羊肚菌种植产业……一个个增收产业在宁河村落地开花。

在实践探索中,宁河村将全村213座卧式烤房有偿收归集体统筹使用,建立健全了烤后损失赔付机制。同时,从保山、德宏等地聘请专业烘烤技师到村里指导,借机培育本地烘烤人才,解决老百姓会栽不会烤的难题。

多管齐下,宁河村的烤烟质量开始脱胎换骨,在当地形成了烟叶烘烤的“宁河模式”。质量提升了,经济收入自然突飞猛进。自2016年至2020年,宁河村的上等烟比例由原来的50%上升到70%,烘烤损失由20%下降至10%以内,烤烟收入从300多万增加到了1200多万。

如今,走进宁河村,只见村庄道路笔直干净,田间地头四处可见劳作的村民,家家门前停放着整齐的车辆,芒果树下随处听得到欢声笑语。

多年前的爱乡“逆行”,让一个落后封闭的小山村华丽蜕变。推进乡村振兴,龚家龙体会到:“乡村要发展,关键靠人。”

如何留住年轻人?龚家龙和村两委班子绞尽脑汁,出台了村组全力帮扶计划,鼓励年轻人、退伍军人回乡创业,村组尽全力提供支持;还在村集体经济中拿出一部分钱,对参军和考上本科的大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希望通过人文关怀唤醒离乡人的宁河情。一个个外出闯荡的年轻人,在村里的产业吸引和感情攻势下,选择回乡发展。 

“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带动全乡发展。”看着村前田地里郁郁葱葱的经济作物,龚家龙说出了未竟的心愿。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