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清晨,天气微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汪塘村烟农李金龙早早赶到自家烟田里。看到专业化机耕队将大型拖拉机开进烟田,李金龙悬着的心放下了。
“又省钱又轻松,这样的方式谁不喜欢?”李金龙说,他是汪塘村一名种烟30多年的“老把式”。在他看来,烟田深翻得抓紧时间,“以前人工深翻一天一亩地也‘干不出来’,自从用了大型机械,26亩烟田基本一天就翻完了”。
李金龙不知道的是,在专业队的大型拖拉机上,今年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首次引进安装了土壤深耕智能监测设备,在设备作业的同时,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等情况可以实时在后台显示,确保技术标准落实到位。
除了深耕环节,红河州局(公司)还聚焦“数字烟草”做了大量工作:引进机耕作业远程监控系统,并进行研发升级;设计烟叶内外在质量综合定级机,合作研发了集光谱扫描与视觉识别于一体的集成控制设备,为烟叶生产信息流“最后一公里”的信息获取探索了实现路径……
所有工作措施,都是为了能够稳住核心烟区和烟农队伍,助力实现“好田好地种好烟”。同传统模式相比,红河州烟农目前种烟亩均用工数量降低3个左右,成本明显下降,效率显著提升。
红河州局(公司)的数字化应用只是云南烟区烟叶生产数字化探索的一个缩影。
聚焦“稳定核心烟区”,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对传统烟叶生产各领域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释放数字技术对烟叶生产转型升级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定不移推动烟叶生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我们着力促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烟叶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强化智能终端在烟叶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协同应用。”云南省局(公司)烟叶处负责人介绍说。
在具体措施上,云南烟区按照“大系统、大平台、大集成”要求,持续强化烟叶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整合,深入开展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网签,着力推进“一部手机种好烟”,全面推动烟叶生产经营向数字化方向迈进,转线下为线上、转纸质为电子,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
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许多烟农的手机上都安装了一款名为“香叶助农”的软件。
“这个软件好用得很!”丘北县树皮村烟农仝清福告诉记者,这款软件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技术指导,他们可以在线自主选择需要咨询的烟技员或者专家,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实现实时沟通。
“有了这个软件,相当于多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指导我们的‘老师’!”仝清福笑着说,他不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指导专家,有空的时候,还可以观看软件中烟叶种植各环节的技术视频。
“数字”来帮忙,烟农更轻松。通过数字化的融入,云南烟区改造提升传统烟叶生产,以“互联网+”提升服务烟农质量,持续增强烟叶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云南烟叶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
短评
让烟农得到真正的实惠
烟叶稳则行业稳。在稳定核心烟区的工作中,稳定烟农队伍是重中之重。
稳定核心烟区是基础和前提,烟区不稳,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烟农队伍是动力,只有调动起广大烟农的积极性,保障烟农根本利益,才能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想要做好“稳”的文章,就必须解决“谁来种烟”的问题,让烟农得到真正的实惠。
事实上,围绕保障烟农利益,云南烟区做了大量工作:从高标准烟田规划建设到产前投入补贴,从土地流转到烟草水源等工程援建,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到“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的开发……一系列举措,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保障了。
伴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专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逐步推广深化,烟叶的品质进一步增强,很多烟区开始探索产业综合体的建设,烟农种烟亩均效益不断提升。如今,烟农种烟越来越轻松、收入越来越有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烟农自发成为“职业烟农”,种烟队伍更加稳固有序。
保障烟农利益、让烟农得到更多实惠,烟区还在深化完善相关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举措会为乡村振兴和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