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蚊子”的致富经

2021年03月30日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邓楚瑜
A+ A

郭蚊材摘下的本地香椿芽。邓楚瑜摄

“我叫郭蚊材,蚊子的蚊,木材的材。”

见到郭蚊材时,他正站在自家院里的一株高大的香椿树下,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眯着眼睛拧着香椿芽。“这段时间是本地香椿上市的季节,现在价格不错。”

郭蚊材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一镇雨龙村委会雨龙村的一名烟农,今年36岁,种植烤烟已有13年。

“搞不懂父亲当时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打小的外号就叫‘蚊子’。”郭蚊材笑道。

雨龙村种植烤烟的历史悠久,种烤烟多年来一直是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郭蚊材看来,虽然父亲郭金亮起名字的水平不咋地,但种植烤烟绝对是一把好手。

前些年,因种植烤烟和烘烤烟叶的技术过硬,郭金亮被乡亲们选为村里的烟农代表,协助片区技术员指导大伙儿种植烤烟。

靠着种植烤烟,郭家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住的也由土坯房换成了砖混房,郭蚊材也顺利读完了中专。2004年中专毕业后,郭蚊材在昆明打了几年工,但因工资低,加之家里催婚,郭蚊材回到了村里。

虽说和父母同住,但郭蚊材不甘心啃老过日子,他接过了家里种植烤烟的接力棒。几年下来,在郭金亮的悉心传授下,郭蚊材的种烟及烘烤技术在村里同龄人中,名列前茅。

彼时,受制于老式烤房落后的性能,村里不少人家虽能种出好烟,却烤不出好烟,一年下来,损失不少。2013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烟草部门到村里推广先进的卧式密集式烤房。

“一开始很难推广,大家都不感兴趣。”郭蚊材说,当时村里不少人家的固性思维一时难以扭转,认为卧式密集式烤房不靠谱,弄不好,一炉价值数万元的烟叶就泡了汤。

起初郭蚊材也持观望态度,但郭金亮的一席话让他坚定了决心:“娃,你记住,烟草部门不会坑人,他们推广的技术肯定是过硬的。”

在郭金亮的鼓励下,郭蚊材约着村里另外3家人建起了一座卧式密集式烤房,“建烤房的钱,大头由烟草部门补贴,我们只出了少部分。”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凭着自身的过硬技术,郭蚊材用卧式密集式烤房烤出的第一炉烟叶实现了满炉黄。

村里推广卧式密集式烤房,郭蚊材发挥了示范效应。随后几年,卧式密集式烤房在村里迅速普及,多年来困扰乡亲们的烟叶烘烤问题迎刃而解。

“香椿芽就像存在树上的钱,价好多摘,价孬少摘,只要树在,年年有钱花。”图为郭蚊材摘本地香椿芽。邓楚瑜摄

烤烟是雨龙村的支柱产业,而采摘香椿芽则是乡亲们的增收渠道。

雨龙村盛产本地香椿,村中地边,高大的香椿树到处可见,“我家有40多株本地香椿,最老的一株,树龄有上百年。”

本地香椿芽受节令限制,只能在春天采摘,收入受限。2018年,郭蚊材加入了村里的香椿种植合作社,种下了3亩四季香椿。去年,郭蚊材种下的11亩烤烟为他家带来了6万多元收入,连同卖香椿芽,总收入接近7万元。

对于村里的香椿产业,郭蚊材算了笔账:市场价格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3吨多香椿芽,全村100余户人家,一年“椿钱”能近100万元。

“虽然我们这里缺水,但只要不折腾,依靠烤烟和香椿,也能过上好日子。”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