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明立堂:两年帮扶路 一生沂蒙情

2025年02月19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李静雯
A+ A

2019年4月,明立堂作为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选拔的省派第一书记,来到临沂平邑县保太镇万松山庄村(包括羊城村、良子村、殷家庄村3个自然村)。他第一天报到时,当了3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照云在几句寒暄后就迫不及待拉着他上了山,指着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问他:“明书记,关于脱贫致富你有什么好法子?”一听此言,明立堂立感重任在肩。

多年来,这个美丽的山村一直面临发展难题:丘陵多、平地少,水资源匮乏,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当地还有“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石头缝里抢食吃”的说法,没有水,就没法种植需要滴灌的中药材,果树种植业也发展不起来。明立堂认为,扶贫、扶志、扶智三者应结合起来,动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出一条自强不息的致富路。

2020年,明立堂协助村里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带领党员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大家个个干劲十足,想要齐心协力大干一场。

此外,明立堂还协调多方力量,修建了4座蓄水池、8万多米地下管网,让20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数百亩果树喝上了“解渴水”。仅殷家庄村种植的500多亩山楂树,每年亩均就可增收近千元。

过去的万松山庄村只有1条机耕路,路面坑坑洼洼、颠簸难行。明立堂联系平邑县乡村振兴局,硬化生产路1.4万米,水泥路硬化到户,将3个村子连接了起来,村民们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难、种地难”的历史。

路好了,走的人多了,还要有路灯。明立堂利用有关政策,联系有关部门,在村道两旁安装了110盏太阳能路灯。有村民高兴地说:“有了路灯,晚上村里也亮堂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明立堂还利用相关扶持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35户村民在房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约增加5万元的收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经过市场考察,明立堂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业,成立“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村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

“我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丹参,种的都是利用先进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每亩地年收入3000元左右。下一步,我还想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晓一边忙着晾晒丹参,一边说。在他的带动下,附近40多个村的1300多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丹参近万亩,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也看中了这片土地,在村里建立了博士科研工作站。

“在家门口上班,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活儿也轻快,俺非常满足!”一位在合作社丹参种植大棚打工的老人笑着说。

富民产业,一定要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确保产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经过多次走访,明立堂了解到,当地曾种植过烟叶,村民对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烟叶的呼声较高。于是,他立刻联系烟站,开展土质检测、落实种植计划、修建烤房……

“有明书记坐镇指挥,有烟技员全程指导,我不出去打工了,包了50亩地种烟,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王兴富是村里的种烟能手,有他带头,村民们纷纷加入种烟队伍。

烟叶采收季节,明立堂和村民一起忙得不亦乐乎。一炉炉烤好的烟叶被送往烟站,变成了村民手中的真金白银。16座烤房除了烘烤烟叶外,还能在闲置期烘烤丹参、山楂等。

此外,经多方论证,万松山庄村投资新建了胶合板厂和乳制品厂,同时新建2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全力推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我是农民的孩子,想尽己所能多为村民干点实事。”驻村帮扶两年间,明立堂实干为民的决心只增不减。他的这种干劲也感染了村两委成员和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明书记走村入户,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想尽一切办法为村里办好事、帮助村民增收,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村里的干群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提起两年间村里的变化,王照云十分感慨。

驻村工作结束后,明立堂仍一心挂念着村里的一草一木,时常回去转转,看看村子的变化,了解村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2024年7月,平邑遭遇暴雨,明立堂第一时间打电话了解灾情,想办法帮忙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年底的一天,一如当年老支书带他爬山时那样,明立堂带着笔者爬上山头俯瞰全村:5年前他刚来到万松山庄村时光秃秃的山头,如今早已长满郁郁葱葱的松树。那是他当年带着村民种下的,也种下了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明礼堂(中)帮助烟农采收烟叶。王晓摄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