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言:所有荣誉都是组织赋予我的,正是有了组织的关心和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我。
作为重庆中烟一员,我将始终牢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倍加珍惜荣誉、努力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在信息化道路上挑战自我、攻克难关,做数字工厂建设的技术领路人。
今年46岁的刘昌宏,是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黔江卷烟厂信息系统管理员,电子工程师、技师、网络安全工程师。自2000年进入黔江卷烟厂工作,他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做信息系统管理员22年来,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让网络信息系统正常工作、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日前,刘昌宏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刘昌宏看来简单的工作,其实凝聚着他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倾尽全力“精于此道”的决心。
2004年,黔江卷烟厂上线ERP系统。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系统,不熟悉流程,不知道怎么推进。
这时,刘昌宏主动站了出来。在他的尝试和努力下,工厂全面推行工作“任务单”管理,坚持日总结、周会议制度,实施看板管理。同时,ERP系统中辅料业务管理规范、品牌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等多个难题也被他一一攻克。
尤其是ERP系统正式运行后,数据库维护和各软件模块二次开发任务繁重,而这均由刘昌宏独立完成,每年为企业节约维护等费用50万元以上。
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功通过了重庆市经信委的验收,并成为信息产业部(今工业和信息化部)“2005年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优秀项目”。
对于卷包车间原副主任崔永恒来说,2010年发生的一件事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那年,在一次工厂生产经营决策系统的打标系统维护中,刘昌宏发现打印头很容易断针,这就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车间备品备件消耗高。于是他连续现场蹲守一周,发现如果改变出标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崔永恒回忆说,时值五一假期,刘昌宏说干就干,自行设计并加工备品备件对系统进行了成功改造。
后来,刘昌宏主持研究的《打标喷码可调底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由他改造的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十余年,大大提高了产品条码打印质量,仅备品备件就为工厂节约费用上百万元。
“昌宏就是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断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障工厂安全生产。”企管科副科长、后勤四党支部书记张志华说。
刘昌宏作为厂里的信息技术“大拿”,还负责全厂网络及网络安全的规划、建设和运维工作。2019年的一次日常运维过程中,他发现制丝车间工控网络架构存在严重网络安全隐患,若不及时解决,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经过100多天“白+黑”“5+2”的连轴战斗,最终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大提升了工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网络安全之路永无止境。在刘昌宏的带领下,2019年,工厂信息化团队设计建立了工控PLC网络安全攻防研究实验平台,网络安全与工控系统实现了深度融合。这一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制丝车间控制系统中,保证了企业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
2020年,刘昌宏又带领团队完成了工控星型以太网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项目在黔江卷烟厂动力空调系统改造中应用效果良好,并将纳入黔江卷烟厂易地技改制丝、动力、卷接包和高架物流等有关工控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该项目实现了工业企业工业控制组网技术自主可控和工控系统网络产品国产化,打破了工控系统建设只能使用国外环型组网产品、技术被长期垄断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工厂网络工控系统的维护便捷性、运行稳定性。”黔江卷烟厂厂长、党委副书记李生春表示。
在刘昌宏看来,信息化工作与其说是技术工作,不如说是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站在企业发展全局视野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要想把信息化工作做好,不但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还得全面精通各个业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业务,更要引入先进管理思想对企业进行管理职能重构和业务流程再造,这样才能让信息化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让信息化系统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工具、业务管理的好帮手。”刘昌宏告诉记者。
2021年年底,刘昌宏主持制定工厂易地技改中机房建设、网络建设、弱电安防、网络安全、数采系统及工商共库等专项技术方案。在制定卷烟成品工商共库技术方案时,为更好地提高卷烟成品高架库建成后的利用效率,他积极联系生产、物资、卷包、设备和工艺质量技术等部门,对易地技改后卷烟成品管理及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一个月的调研,最终从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和工艺质量管理三个维度提出了详细的技术及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被易地技改指挥部采纳。
今年,刘昌宏又开始了云技术在工业控制场景应用的探索,目前他正着手申报“基于云技术与多车间工控系统集成及应用”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有望实现工控系统关键产品国产化,并通过容器化和微服务模块化的技术方式对各个车间工控系统进行解构,实现工控系统登“云”,使之成为行业工业互联网“云、边、端”平台建设的重要补充。
“精于此道,以此为生。”在不断探索创新过程中,刘昌宏主持科研和信息化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1篇学术论文被EI期刊录用。这些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累计为企业节约信息系统运维费用数百万元。
“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刘昌宏表示,他将无所畏惧、敢于挑战,尽己所能为黔江卷烟厂打造“新时代行业精品卷烟厂”贡献最大智慧和力量。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