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当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高乐山镇老里坝村8组烟农肖传松、冉兰春夫妇领着帮工走进地里清理杂物,为冬耕冻垡烟田做准备。夫妇俩在收获满满的年景中,又迈开了明年科学种烟,提质增收的步伐。
肖传松、冉兰春夫妇是该县一对80后职业烟农。早些年,夫妇俩怀着对幸福生活向往,抱定勤劳创造财富决心,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先后尝试养殖生猪销售和开餐馆服务顾客,收入还算过得去,但离一心想要在短时间内过上心仪日子的愿景不现实,便有了另寻财源,创业增收的想法。
在肖传松、冉兰春的想法越来越强的时候,负责该村烟叶生产的烟叶技术员走进家门,趁机告知该县吸纳能人种烟,优化职业烟农队伍,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种植效益,推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息,动员夫妇俩种烟。
肖传松心想,种烟是技术活,虽说政府把道路修进了烟田,烟草部门把烘烤工场修在了家门口,但自己没有种过烤烟,一点技术和经验都没有,能不能种好烟心里实在没有底。
“莫担心,技术员指导很用心。”看透肖传松心思的冉兰春,将她看到烟叶技术员“保姆式”服务,指导隔壁何叔连年种烟卖上好价钱作为事例,做起了丈夫工作,彻底打消了肖传松心里的顾虑。
2014年冬天,夫妇俩请烟叶技术员当“参谋”,择优租赁乡亲们的70多亩好田好地,与烟草部门签订合同种烟,为该县职业烟农队伍输入了新血液。
在烟叶起垄、移栽、管理和采烤等各个环节,肖传松、冉兰春都在烟叶技术员的指导下,适时组织劳力进入烟田,一丝不苟地按照县烟草部门推广的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地里的烟叶长势整齐一致,成熟采烤的烟叶金灿灿、香喷喷。
在烟叶交售结束后来,夫妇俩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第一年卖烟收入除了租地、买肥料和请劳力的一些开支后,还赚了12万多元钱。
可是,肖传松、冉兰春的种烟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二年,刚尝到科学种烟甜头的肖传松就栽了“跟头”。那年,在落实种烟土地的时候,他为了保持种植规模,把烟叶技术员的话当“耳边风”,硬着头皮租下了种了3年烤烟的30多地种烟。在烟叶即将成熟的时候,烟田出现了病害。
“技术员没少操心,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尽管肖传松在烟叶技术员指导下防治烟田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损失,但烟叶产质还是受到了影响,卖烟收入除去生产投入外所剩无几。
烟技员指导冉兰春施肥
吃一堑长一智的肖传松并没有气馁。他回想烟叶技术员说过的话,找出了歉收原因,不该不听烟叶技术员劝阻,租赁连作几年烤烟的土地种烟。从那以后,他在认真按照烟叶技术员讲的方式方法移栽、管理和采烤烟叶的同时,把轮作种植出好烟作为重中之重记在心里,落实在生产上。
那里又有那么多土地轮作呢?心里刚刚开窍的肖传松又遇到了棘手问题。在他为难之际,该县为了拓展优质烟叶种植区域,打破制约烟草产业发展瓶颈,立足不少村民外出务工,致部分耕地抛荒的现状,发出了支持、鼓励烟农复耕种烟的倡议。
2020年,肖传松、冉兰春夫妇跟上该县复耕种烟的步伐,在租赁乡亲们的20多亩抛荒地后,将淘汰的20多亩土地退还给乡亲。种植的几十亩烤烟迎来了亩产值过4000元大关的好年景。
从此,肖传松、冉兰春夫妇把科学种烟、挖潜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复耕地上。每年,夫妇俩都要把乡亲们无人问津的抛荒地当做香饽饽,利用冬休季节,自掏“腰包”请挖掘机将抛荒地翻过底朝天。下足了轮作换茬种烟功夫,常年保持80亩种植面积,种烟利润维持在17万元左右。
肖传松,冉兰春盘算着种烟收入
去冬,肖传松、冉兰春夫妇在乡村干部和烟叶技术员协调下,如愿租赁了50亩抛荒地,鼓足信心轮作种烟力度,蓄力今年烟叶提质、种烟增收。
“种在地里的80亩烤烟,一共卖了34万多块钱,除尽开支还赚了近20万块钱。”在交售烟叶结束后,夫妇俩盘算出了今年的种烟收入账。
“科学种烟鼓‘腰包’!”
土地轮作育“金叶”,提质增收壮产业。初冬时节,肖传松、冉兰春夫妇抢抓晴好天气,清残冬耕,对明年的烟叶生产充满了期待。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