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云南昆明,大片烟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看着一棵棵健壮的烟株,一片片碧绿整洁的烟叶,云南昆明市禄劝县兴发村烟农徐建雄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多亏烟草部门送的这些‘盒子’,烟叶虫害少、质量高,今年又能卖个好价钱!”
徐建雄所说的盒子,就是禄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为烟农免费发放的蚜茧蜂产品。当前,随着蚜茧蜂产品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实现,全国越来越多的烤烟及大农业作物种植户受益。
而这,要归功于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科技创新。近日,继“蚜茧蜂产品工厂化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中国烟草总公司2022年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后,他们报送的“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再斩殊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小小蚜茧蜂,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连得大奖青睐?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究竟对大农业生产有何意义?持续推进绿色生态防治,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如何做好“下半篇”文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云南一探究竟。
技术人员在玉米地投放蚜茧蜂产品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顶级“蚜防组” 拔蚜强助攻
烟草,是云南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病虫害,尤其是繁殖快、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破坏性极强的蚜虫危害严重,长期以来给行业原料“第一车间”的烟叶生产带来严重掣肘,经济损失率最高可达40%。
“传统的化学防治模式会增加蚜虫的抗药性,会导致蚜虫防治越来越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防治是解决蚜虫防控难题的有效路径,一只蚜茧蜂就可消灭50~100只蚜虫,是蚜虫的专性寄生天敌。”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局长,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邓小刚告诉记者。
利用蚜茧蜂防治蚜虫和虫草原理相似,虫草是真菌寄生在虫体内,而蚜茧蜂专性寄生蚜虫。雌蜂准确找到烟叶上的烟蚜并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卵在蚜虫体内生长发育,蚜虫则逐渐僵化死亡。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蚜茧蜂的利用研究,但因越冬保种难题未能攻克,一直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005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式立项并成立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特别是2018年以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系统谋划、有力推动,将“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列为重大专项,大大加速了攻坚进程。
植保专业出身、时任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处处长的余砚碧作为首席研究员,带领云南烟草商业近百名科技人员,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生态效应评价等方面,布局了16个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进行攻关。
探明云南蚜虫与蚜茧蜂种群分布特征、主要农作物蚜虫危害规律,解析蚜茧蜂寄生特性相关的重要基因家族和自然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特征,为技术研发和应用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繁蚜、繁蜂、量产僵蚜、采集、储运,关关难过关关过,创建“均质繁蜂—无损收集—高效分选—自动计数—精准分装—储运释放”一体化僵蚜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体系;
形成自主掌控的“繁、收、储、运、用”全链条专利技术,建成全球最大的蚜茧蜂僵蚜产品生产基地……
“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做到了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突破,从成果推广到模式创新,从产品开发到产业化应用全方位、全链条创新,真正促进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实现了农田生态系统蚜虫的高效精准生物防控。
虫虫“特工队” 护航大农业
仲夏时节,正是烤烟大田管理的黄金期,也是烤烟病虫害的多发期。在全国最大的蚜茧蜂繁育基地——玉溪市蚜茧蜂繁育基地,30余人的技术团队正围绕50个漂浮育苗大棚、2套蚜茧蜂僵蚜自动收集生产线加紧生产。
作为引领农业领域生物防治技术的典型代表,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运用早已不限于烟草,而是拓展到整个大农业。每年大量的蚜茧蜂僵蚜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送进农田、菜地、果园,小小蚜茧蜂成了规模庞大的大农业生物防治“特工队”。
2018年,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就实现全国烟区全覆盖,且大农业推广面积超过烟草应用面积。近几年来,在技术标准引领和繁蜂基地支撑下,依托成果转化和运营平台——玉溪三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业化支撑,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从云南走向全国更多地区,从单作物应用到多种作物,并实现了周年繁蜂全年放蜂。截至2022年,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在农作物上累计推广2.1亿多亩,在粮油、果蔬等大农业作物推广运用达到9131.48万亩,100万户以上的农户从中受益。
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可谓成果斐然,这背后凝结着研究团队的不懈探索和良苦用心。
“走向大农业的过程要解决诸多问题,首先是防效和轻简使用问题。在防效上,项目组对蚜茧蜂资源和大农业作物害虫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烟蚜茧蜂与菜蚜茧蜂混合放蜂模式,同时,变之前的僵蚜苗释‘随养随放’为僵蚜产品‘按需释放’。在轻简使用上,针对设施农业开发袋式僵蚜产品、露天农业开发僵蚜盒产品,同时分20亩、1亩规格的大小包装,满足不同用蜂场景,为蚜茧蜂走向大农业铺平了道路。”云南省局(公司)科技处负责人介绍说。
长期应用蚜茧蜂防治蚜虫的农业区,田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蚜茧蜂种群,其他害虫的天敌得到一定保护,尤其瓢虫、丽蚜小蜂等种群数量显著提升。“随着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基数增大,天敌与害虫数量趋向自然生态平衡,有效保护了大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杨海林博士介绍说。
对于农户来说,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显而易见。随着粮烟协同、烟经融合等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该技术的应用使粮、烟、油、豆轮作区化学防治成本大大降低,也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收益。蚜茧蜂生物综合防治效果高达80%以上,减少防治蚜虫农药使用量50%以上,累计减少防治蚜虫化学农药5000多吨,节约防治成本60.89亿元。
“西红柿等蔬菜不再打杀蚜虫的农药了,大家吃着更放心,种植收益也增加了。”“桃树上现在几乎看不见蚜虫,桃子品相和卖价更好了。”在大农业走访中,这样的肯定比比皆是,广大农户的反馈正是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大有可为的有力证明。助力大农业绿色防控,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小小蚜茧蜂,大大有担当。
推进新发展 擦亮“绿”名片
如今,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不仅是云南烟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代表性名片,也是中国烟草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作为中国生物防治领域的经典案例迈步走向世界。
2019年,该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主推技术和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在国家局的统筹推进下,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向全球农业推广这一技术。2022年11月,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东南亚跨境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12月,受邀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会议上进行技术展示。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辐射东南亚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向东南亚进行技术示范和宣传。”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李光林表示。
从云南烟区走向全国烟区,从烟草走向大农业,再从中国走向世界,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正登上越来越广阔的舞台,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价值。
然而,锐意进取的云南烟草科技人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在更多农作物上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提升应用水平,提高综合防控效果。另一方面,以成熟的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为基础,我们又在夜蛾黑卵蜂、捕食螨、叉角厉蝽、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等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正全力构建‘四虫一剂、以虫治虫、免疫诱抗、绿色生态’立体防控技术体系,为推动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研究员、项目第一主要完成人余砚碧告诉记者。
据了解,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已就“四虫一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制定三年规划。2023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他们已自主搭建年繁育能力达6亿头的夜蛾黑卵蜂寄主自动生产线、年产200万头的叉角厉蝽规模化生产线、年繁育能力达到40亿头的捕食螨本地化规模生产线和年产量达600吨的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生产线,并初步实现田间试验和运用。
“创新无止境。我们将在国家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成立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联盟,做强行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为大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李光林如是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