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弥阳街道卫泸村委会烤烟连片地,陆续启动中耕管理工作,烟地上空,一架电动大型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借着八副旋翼吹向下面的强劲风力,喷出药雾均匀地洒在叶面上。
赵红云操作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邓楚瑜 摄)
“这架植保无人机是合作社去年5月份采购的,国产品牌,烟草公司补贴占了大部分。”弥阳街道烟农合作社技术员李华说,去年植保无人机到位后,合作社立马组织统防统治,飞防面积超过5000亩。
近年来,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绿色防控上,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项目,覆盖面涉及防控技术和防控工具等方面,植保无人机飞防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合作社在当地烟草部门支持下,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经平整处理后,按成本价返租给有需求的群众。“去年合作社流转的这片地,地块的平均长度在300米以上,适合大型农机具耕种,为乡亲们减省了不少耕作费用。”李华说,虽然耕作条件不错,但对实施植保作业来说,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村民们背着喷雾器走上几个来回便有些吃不消,因为地块实在太长。于是,合作社便向当地烟叶工作站提出采购申请,逐级报审通过后,植保无人机很快就位。
相比之前组织种植区域内的村民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模式,使用植保无人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防统治”,因为此前很难做到家家户户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效果难以保证。现在利用植保无人机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正在喷洒农药的植保无人机(邓楚瑜 摄)
合作社聘请的植保无人机操作员名叫赵红云,是当地的一名烟农。去年,他考取资格证后,开着面包车载着植保无人机巡回到各烤烟种植村开展飞防作业,为期30多天的工作结束后,他高兴地领到了合作社付的3000元报酬。
植保无人机在其他地块飞防的时候,卫泸村烟农李琼凤一边揭着地膜,一边不时抬头观看,轮到她家地块时,她得躲远远的避开药雾:“我家今年种的烤烟都在这片,有这个东西帮忙打药,能省不少事。”
赵红云操作植保无人机飞防了十多分钟后停止了喷药,并将无人机调转方向,朝着远处一辆面包车飞去,自己则顺着烟地一溜小跑过去。赵红云跑到面包车旁,操作无人机降落,更换电池后,又重新起飞。“这架无人机只配了两块电池,一块电池能飞十多分钟,好在充电也快,能交替使用。”赵红云说,面包车上载着一台小型汽油发电机,专门给电池充电。
“去年操作不熟练,飞防用时间有点长。现在效率提高,一天能飞防400多亩。我正跟合作社申请,看报酬能不能按飞防的面积支付,这样收入能高不少。”他狡黠地笑道。
李华介绍,植保无人机飞防的运用促进了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当地绿色防控的行业新宠。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