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丹参收获的季节。11月23日,在山东潍坊诸城市贾悦镇东王家庄村的农田里,烟农梁玉蛟正忙着指挥专业队采收自家种植的丹参。
“我这30多亩丹参是在合作社组织下利用轮作烟田种植的,从种到收都有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不但收入可观,管理起来也省心省力……”梁玉蛟指着一车刚刚装满的丹参高兴地说。
在诸城烟区,大部分烟农都像梁玉蛟一样,他们种植的烟叶和其他轮作作物都是由烟站、合作社统一规划安排的。这种烟叶搭配其他作物种植的“烟叶+”轮作模式是诸城市局(分公司)为推进烟田科学、合理、有序轮作而采取的。
今年以来,诸城市局(分公司)着眼于烟叶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融合作为轮作的关键,探索推行“烟叶+”烟田轮作模式,以适宜种烟地块区域化流转和区域产业规划为重点,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从根本上解决轮作不到位的问题,促进烟叶与多元产业的高质高效、同步发展。
“烟田轮作是保障烟叶质量的基础,而多业融合又是实现烟田有序轮作的关键。只有抓住问题症结,系统为烟农解决好不想轮作、不会轮作、不能轮作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在助推烟农增收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烟田轮作不到位的问题。”诸城市局(分公司)烟叶科科长杨晓东说。
诸城市局(分公司)积极加强烟田轮作布局的顶层设计,将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生产,在县、镇两级出台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全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做实乡镇到片区、到地块的基本烟田保护和农业作物布局,推动基本烟田规划与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有机融合,实现核心烟田、重点区域的长期保护与利用。
为深入推动烟叶与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诸城市局(分公司)在核心烟区建立了“以烟为主、多业融合”的产业示范园。他们充分考虑烟叶需求,严格管控产业园内的轮作作物和肥药施用,为烟农精心选择地瓜、花生、丹参等与烟叶相适宜的作物,严禁种植葫芦科、茄科等易交叉感染病害的作物,避免对烟叶种植造成不利影响。
诸城市局(分公司)积极加强对烟田轮作的布局规划,综合考虑烟田的自然生态、生产基础、产业配套等要素,在注重土地条件的同时,结合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合作社等基础设施情况,合理确定融合发展的优势区域。在区域内协调流转出可控宜烟地块,将地块的二分之一安排种烟计划,剩余地块安排轮作,确保烟区烟田每两年全部轮作一次。
“‘烟叶+’烟田轮作模式是对烟叶主业和非烟副业的有机融合。我们将以之为抓手,搭建多元平台,强化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模式,解答好‘谁来种烟’‘在哪种烟’‘如何种烟’的发展难题。”诸城市局(分公司)副经理刘光友说。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