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红星新闻报道,网传消息称,中航锂电(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在厕所隔间装监控。9月13日,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摄像头是今年才装的,是为了监控员工吸烟。
几张颇具“味道”的视频监控图片,在网络上疯狂转发,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特别是网传图片中,还清晰标注着员工“违纪”的精准时间,以及公司对当事员工开除、记大过、绩效清零等处罚细节。
目前,当地劳动监察已经实地介入调查。此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与争议,正是因为涉事公司以工作之名,毫无界限地侵犯着员工的隐私空间,挤压着其合法权益,却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
根据工作人员的回应,该公司初衷是为了禁止员工吸烟。创造无烟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无可厚非。但更得明确,任何公司采取相关措施的前提都是,不能超出法律法规的范畴,不能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以及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
厕所是私密要求极高的公共场所,在其中安装摄像头,极有可能拍摄到员工私密部位,更遑论将拍摄到的监控画面公开。显然,涉事公司的上述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罔顾了基本的法律常识。
实际上,要想在办公区域创造无烟环境,在厕所安装监控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企业可以安装烟雾感应器等,均可以破解这个问题。其实,不止于控烟,解决任何员工管理难题,“监控”都不是好的方法。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企业利用高科技监控员工的手段,花样迭出,轮番上演:有公司给员工发坐垫,名义上检测心跳、呼吸、坐姿以及疲劳度,其实就是监视员工有没有离开过座位;有的企业给每个工位一对一地安装监控,既拍人也拍电脑屏幕,其实就是掌握员工的一举一动。
诸如此类的行为,并不少见,深究其背后逻辑,无外乎挤压员工权益,将公司利益最大化。无视员工作为个体的正当需求,只将其看做被管理者,这样简单粗暴的理念,实际上并不适用于现代化的公司,也无益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长此以往,企业管理者只会陷入放纵且傲慢的泥淖。
当然,对于企业的严格治理,我们不能全然否定。但任何管理制度上的创新,都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底线之上,这应该是基本的常识。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落下“一地鸡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