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桑园镇城南的太行道上,有一家开了30多年的零售店铺,店主闫树军下岗后和妻子一起经营这家店铺,里边卖烟酒百货,外边干修车摊。老闫爱好文学,有空就“划拉两笔”,他用自己的所长服务一方百姓,生活充实,心情舒畅。
店铺走过30年,不变是初心
1991年,全县搞“打破三铁”,闫树军在县肉联厂下岗了。失去工作的他一度很郁闷,为了全家生计,他找了很多份工作,搬过青砖,当过帮厨,干过保洁,但都没有干长。有人评价他“没有长性”,他也不反驳,其实他是不喜欢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第二年,他在一个朋友建议下,把自家临街的平房小院进行了改造,前边30平米做门市,后边当仓库和家用,开起了零售店,起名“全兴”。
闫树军的商店把路口金角,是个“人市”,旁边紧挨着人们每天早晨需要排长队的早点铺。对面的楼盘正在加紧建设中,还有一所幼儿园也在规划,不远的将来这里肯定会更加热闹。
走进店里,一股久违的气息扑面而来。木制的柜台,透着坚固结实,是老闫开店时候专门请村里的木匠打的,这么多年没有一点变形。一把老算盘,几个老账本,挂在柜台一侧。木柜台前边,是一溜铝合金和玻璃的矮柜台,各种饮料摆在柜台上,方便顾客拿取。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收款码,就贴在矮柜台上,方便群众付款。墙上的字画也有年头了,宣纸已经变了颜色。
店铺内景虽然看上去比较老旧,但非常整洁,一点也不杂乱。店主个性看细节,一块抹布,一把笤帚,一个计算机,都摆在固定的位置,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这个店主爱干净,十分地勤勉。
“当初只是把开店当成补贴家用、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后来越来越感觉到店铺对身边群众生活的重要性,也为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大家多做点事情,满足大家的需求,让大家开心消费而感到满足。尤其在两次疫情封控期间,自己也算是一名逆行者,冒着疫情风险保障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用,感到很光荣。年轻时我就有为家乡为国家多做点事情的想法,后来通过普通的开店生涯实现了。”回首这些年,闫树军感慨万千。
扳子用了30年,不变是手艺
全兴商店的门前,是一棵据说吴桥县城里最粗的白桦树。闫树军刚开店时这棵树只有胳膊那么粗,那个时候,树杈上就挂起了一条自行车外胎,外胎当中是用粗铁丝弯成的一个繁体的车字,这是吴桥县所有修自行车摊的招牌标配。
上班时,闫树军就爱修理,修理箱里置办的工具各式各样。同事的车子有点小毛病,他都欣然帮忙,手到病除。开店后,他也没有丢掉这份手艺,而是跟妻子说好,有来修车的,他就出去修车,让妻子看店。
闫树军修车有个特点,就是不爱换件,能修就修好,修不好用别处替换下来的旧件代替。这点与其他的修车摊绝然不同。同行们都知道换件工作量小,轻省,又赚修理钱又赚零件钱,何乐不为呢。但闫树军不这么认为,他说来修车的大都是周边邻居,生活水平并不高,不能让他们多花钱。为了找能用的旧零件,闫树军经常跑废品站,买回旧车来拆零件备用。他还置办了电焊机切割机等,方便维修。
30多年来,闫树军的店门口,常年放着打气筒,长年累月为顾客免费充气。门口常备5辆自行车,顾客把坏车推来,有要事尽管骑着他的备车去办事,待车子修好再回来换。粗心的顾客3天5天不来拿车,他就每天扛进扛出,毫无怨言。很多次有人骑车子坏到半路了,给他打来电话,他二话不说带上工具就骑车赶过去, 从来不多收费。
邻居有一位李大爷,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儿子在很远的地方打工,生活比较困难。前段时间李大爷不小心摔倒了,伤了腿,需要轮椅出行。闫树军对他说,您家里也没多少钱,省下来买点营养品吧,我给你免费焊一个。说干就干,他找来两个自行车车轮,一个车前把,又到废品站买来几根方铁管等,就照着轮椅的样子焊起来。用上了结实又美观的自制轮椅,李大爷开心地笑了。
“我今年62了,还能干二十年,哪天干不动了,我这修车手艺才会放下。”闫树军说,“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需要我啊!”
文学爱了30年,不变是温暖
我是在本地的文学微信群认识闫树军的。当时,文联主席给大家介绍他说:“给大家认识一位笔耕不辍的文学爱好者,他写的散文、诗歌非常朴实,但很有味道!”
从那之后,我了解到了闫树军一边开店一边修车,有空闲就搞搞创作的日常。有一天我专程去拜访他,他一听来意,非常得激动,感觉遇到了知己,跟我聊起爱上文学的经历。
上小学时,闫树军就爱读书,他的大哥在一家印刷厂上班,经常带回新印的文学作品给他看。小小年纪,闫树军就爱创作,在自己钉的本子上写小说写剧本,然后拿给家人看。后来他到山东一家工厂打工,也是创作不断,很受厂长赏识,安排他在工作之余做黑板报。搞一些企业文化活动,也让他写发言稿,出朗诵稿。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闫树军自费报考了函授大学,专攻汉语言文学。他还订了很多文学期刊,学习大家的写作手法,不断丰富自己。
2009年,闫老师买了一台电脑,从此开启了博客人生,每天创作不断,不管关店门多晚,回家都要写一篇博文,对一天的见闻感想做一个总结。这些年下来,他已经创作了两千余篇作品,内容涉及乡愁、亲情、零售等多个角度。这些作品被多家刊物、网站选用,进一步扩大了阅读量。
“我不在乎给不给稿费,我写的都是个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是希望给朋友们分享一下。我觉得文学创作时温暖人、温暖社会的活动,值得做下去。”闫树军说,他会一直写下去,在涤荡自己心灵的同时,也给读者一点感悟。
我加了闫树军的微信,他的微信名叫“八月”,签名上写的是“门前三步秋,陌上常青树。菊黄君来携,瑶池八月初。”从诗中,我看到了他高洁自勉的品性和文雅儒商好的气质。“能文能武”是我给闫树军的评语。他笑着接受,谦虚地说,这都是爱好,爱好。
这些爱好,都成为人们记住他感谢他的理由。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