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制造 > 正文

科技驱动为重庆和行业赋能

——重庆中烟奋力开启科技发展新征程
2021年06月07日 来源:重庆中烟供稿 作者:百林
A+ A

日前,从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传来好消息,该公司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与的总公司项目《电子烟溶剂雾化吸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电子烟作为新型烟草制品的一个大类,过去长期缺乏安全评价系统及大规模研究证据,此次重庆中烟参与的研究项目,将帮助有关部门和烟草行业对电子烟制品开发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国内行业发展和保障消费者权益意义重大。

近年来,重庆中烟科技创新亮点不断。他们参与的总公司项目《降低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复烤、醇化及加工技术研究》、《降低烟气中氨含量的材料筛选、合成及应用》和自主项目《提高再造烟叶浆料留着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产品层面,该公司先后取得重庆烟叶处理、香原料(含增香保润)、特色滤棒等6个方面20多项技术和方法,并在新型烟草制品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在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应用方面,该公司更是取得了“原料加工减害、工艺加工减害、复合生物制剂减害、纳米材料减害”四大核心减害技术,以及特色香原料制备、产品提质及功能性再造烟叶加工等方面的多项实用技术……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中烟公司,重庆中烟短短几年科研水平高速提升,创新成果接连涌现,背后有何秘诀?


 以产品创新为导向推动科研能力提升

6月4日,黔江卷烟厂制丝车间,一台全新的烟叶碎片筛分装置正高速运转,将大多数的烟叶碎片筛除干净。

“过去的碎片筛分装置,筛净率只有20%。”该厂技术部门负责人说,近期厂里研发了新型烟叶碎片筛分技术和装置,筛净率提升至75%,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烟叶消耗。

近几年来,黔江卷烟厂广泛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群众性创新活动。除了上述装置,厂里还开展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片烟库和卷包车间内温湿度场进行建模仿真,针对建筑环境温湿度信息实时采集的需要,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湿度实时采集及分析系统,有效提高了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准确度及稳定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该厂围绕公司党组制定的“追赶、集聚、数字化”三大战略,上下统一“全员、全流程创新”的“大创新”理念,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五年来,工厂立项实施科研项目28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约700万元,重点围绕生产运行过程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课题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件。

黔江卷烟厂取得的成绩,只是重庆中烟锚定中央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决策部署,紧跟重庆市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力促科技创新整体行动的一个缩影。

重庆中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烟草行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行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全面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着力构建以高质量烟草产业循环助力国民经济循环的新格局。“重庆也正加快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重庆中烟必将让科创动力全开,为重庆和行业赋能。”

对此,重庆中烟坚持和完善市场化、开放式的产品研发模式,推行有利于系统保障的矩阵式研发体制,将研发端口前移至消费端、后移至生产端和原料端,在公司内部组建涵盖技术、营销、生产、原料、物资等专业人员的产品研发团队,深化产供销研对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精益研发。

在技术中心人员基本到位的基础上,该公司还推行竞争性的项目制,促进协同作战、集成创新。

随着以产品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能力的不断增强,重庆中烟产品设计开发水平快速得到提升,加上新研发模式的不断调整,品类创新屡获突破。特别是中支引领品牌发展战略的大力推进,实现了从“重庆看中支”到“中支看重庆”的华丽转身,初步形成了集原料保障、配方技术、工艺实现、质量控制、分析检测等为一体的中支烟技术体系。

五年来,重庆中烟共计研发储备新品60多款,上市35款,其中中支产品5款。2020年,中支系列产品年销量位列全国一类中支烟第4位,中支品规已凸显天子品牌发展的引领作用。

夯实科研平台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科创成果迭出的背后,往往有着强大的体系力量推动。

今年4月28日,重庆卷烟厂2019-2020年度“双创十佳”表彰会上,多名在科技创新上表现优异的员工受到表彰和物质奖励。其中个人奖励五万元的就有3人。

2019年,重庆卷烟厂制定《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创新积分管理,初步构建以工艺质量、装备技术、效能管理、数字化转型等为核心的创新创效格局和工作矩阵。

从机制层面出发,该厂将创新成果与员工自身利益挂钩,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新提任的中层管理人员、新聘任的技术技能人员,都是“双创”工作的参与者、佼佼者。仅去年,该厂就产生创新积分2243分,增加777分、增长53%,兑现创新激励109万元,同比翻了一番。

进入“十四五”时期,重庆中烟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建设,强化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体系化、协同化,打造行业战略科技力量。

其中,科研平台的建设,在推进科技创新全要素高效集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大幅提升了企业创新体系效能。

该公司打造了行业第一家以烟叶资源科学利用为总体目标的重点实验室,组建包含3位院士在内的学术委员会,每年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开展重庆地产烟叶工业可用性研究,以及烟草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

目前,重点实验室已完成1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研究,申报专利40余件,累计创造税利100多亿元。

重庆中烟还组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级技术中心,并在研发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和政策支持。各科研平台先后顺利通过重庆市认定,并利用创新平台,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成果转化应用。

以人才为本驱动全员全要素创新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重庆中烟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实施灵活高效的创新人才政策,全面实行项目负责制,同时运用奖罚分明的竞争机制,调动全员创新积极性。

例如,涪陵卷烟厂通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选拔等方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该厂涌现出一批在工作实践中勇于担当,知识层级高、专业技能强,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骨干。新增高级技师12名、技师20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7名职工被授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

重庆中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公司邀请行业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公司客座研究员,建立了以院士为首的科技创新咨询团队,把脉公司科技创新。

同时,该公司大力引进较高专业水准的技术人才,持续开展职称评聘工作,提高专业职称待遇,实施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全面打通科技人才成长通道,着力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公司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聘任几乎做到了全覆盖,在产品配方、工艺、检测、原料、基础等方面还设置首席制,严格选拔,待遇从优。

通过精心培育,重庆中烟技术中心已发展为涵盖10个科室、员工77人的科研机构。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0人、博士6人、硕士28人,各类检测仪器设备近300台套。

为进一步拓宽人才使用渠道,该公司还实施了优秀年轻人才破格提拔和多岗交流制度,破除论资排辈现象,并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岗位的服务保障角色,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 

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发表科技论文68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专利申请受理数554件,授权专利191件——这是重庆中烟5年来交出的科研工作“成绩单”。

面向“十四五”,未来怎么做?重庆中烟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全面贯彻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衔接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坚持“自主创新、引领发展、人才为本、开放融合”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确保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推进技术体系的全面升级,实现科技实力的大幅提升,着力构建创新工作新格局,奋力开启科技助推企业高质量特色发展的新征程。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