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杯“章鱼拿铁”冲上热搜,网友热评: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你先别出发。
猎奇越来越多,是一件好事吗?
章鱼拿铁、豆汁美式?前几天,第七届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上,有不少极具地域风味的“强行特调”,让一部分网友面露难色。
比如,有人喝到了 “豆汁儿美式”,猎奇之余,那股“奇特”的味道让很多北京以外的顾客难以接受。再比如,牛肉汤拿铁,喝过的人说,黑胡椒+咖喱味,有种“在印度吃兰州拉面”的感觉。
猎奇之下是特质化的发展
消费者对新奇特的产品总是感兴趣的,在新奇特的带动下,产品特质化成潮。卷烟市场也是如此。但从产品持有的特质化属性上我们会发现,如今产品有些创意在往一种很奇怪的方向“卷”。
猎奇并不是一条捷径
产品的特质化是品牌赢在当下以及布局未来的竞争利器,带动了产品形态创新的快速发展。所谓“特质化”,并不拘泥于香型和烟支形态大品类的窠臼,以口味风格、产品包装、烟叶特性、专业技术等多维要素打造产品区别于其他竞品的特质,都属于特质化。
但是“猎奇”或者说特质化并不是一条捷径,虽然特质化可以迅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是过于“特质”的特质化反而会有反效果。
猎奇反效果
反效果一:可以是惊喜但不能是惊吓
一些新意的特质化总能带给消费者惊喜,例如在滤嘴上的创新、包装上的新意等等。但是一旦特质化用过了头就会出现惊喜变惊吓的效果,例如包装的用力过猛,口味的过于奇特等等,就好比在卷烟中添加了大蒜元素。我们经常说的新奇,也是在符合产品调性的背景下进行的又或者说产品本省和新奇特融合恰当。
反效果二:喧宾夺主,掩盖了本味
这主要是体现在卷烟口味特质化的打造上。
如今口味创新正在成为卷烟推新的趋势之一,不少烟草品牌会在新品的口味上做文章。而一些新奇特的口味也会吸引消费者的好奇心。
但是在口味的创新上我们品牌需要注意的本末的顺序,我们烟草产品口味的重点依旧是烟草的原滋原味,依旧是本味,其他附属的味道均属于辅助,切忌本末倒置。
反效果三:品牌印象,特质违和
我们以快消品的其他品牌为例,例如牛奶品类推出臭豆腐口味的,那么消费者会如何看待这个品牌。笔者认为对品牌的负面评论会超过好评。原因就在于和品牌调性不符,所以在选择特质化时,品牌也需要考虑与产品的适配程度。
想要赋予产品新意是一件“好事”,特质化也需要使用得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未知的负面影响。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