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调换了办公室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务员小杨心情大好,远离了二手烟,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开启了新生活”。工作两年来,她跟几名同事在一间办公室工作,其中有两位不自觉的烟民,上班时间在工位上频繁地抽烟,作为鼻炎患者的小杨,常被熏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其中一位还是我们部门领导,就坐在我对面,我也不敢制止他呀。”小杨说。不得已,小杨以“要小孩”为由,向部门领导提出调换办公室,其他女同事也纷纷效仿,结果单位私下竟分成了“吸烟办公室”“无烟办公室”,抽烟的逍遥,不抽烟的痛快。
尽管办公室的空气变好了,但小杨这两天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摆脱二手烟,每天到了单位餐厅,烟民们还是继续吞云吐雾……“没办法,只能忍了。
小杨道出了许多机关单位公职人员的心声。记者在各地采访发现,机关单位成二手烟重灾区,越是基层吸烟问题越严重,尤其在县一级机关单位,办公室抽烟见怪不怪。二手烟问题正在威胁公职人员身体健康,干扰同事间的和谐关系,甚至破坏机关单位和公职人员的形象。
在内蒙古东部某县政府上班的小包对此也有诸多不满:“很奇怪,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健康在家里不抽烟,甚至躲到阳台抽的同事,到了单位却肆无忌惮起来,不把别人当回事。”
呼和浩特市民小李因工作需要经常会到多个机关单位办事,在他眼中,机关单位抽烟太平常了。“有的门一开整个办公室都是黑蓝色的;有的办公桌上烟灰缸扎满了烟屁股;还有的人一边抽一边热情招呼‘你也来一根’,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小李说,遇到这些情况,对这个单位的印象感觉都不好了。
控烟,机关单位的社交方式?
在内蒙古东部某市,记者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农牧企业洽谈会,参加会议的人都放开了抽烟,不一会儿,整间会议室烟雾弥漫。
赤峰市某县公务员小鹏已经有5年吸烟史。他说,不见得公务员们多爱抽烟,大家也知道抽烟对健康不好,可当抽烟成了一种社交方式,大家通过香烟能拉近关系,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控烟,要敢于向自己“开刀”
近年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在机关单位吸烟的现象仍较普遍。基层公职人员呼吁,作为控烟的“公家”,机关单位要勇于向自己“开刀”,起到表率作用,在建设“无烟机关”上下实功、下苦工。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控烟工作由内蒙古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二级单位内蒙古健康教育研究所负责。教育研究所负责控烟工作的某负责人说,目前全区控烟工作几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支撑,有点关联的《内蒙古自治区爱国卫生条例》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早已不适应当前的控烟形势。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检察院二分院公诉处检察官白江在今年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控烟管理。将公共场所吸烟问题纳入公务员的整体考核中,通过奖惩制度约束公务员的行为。同时,加强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等单位的明察暗访,发现吸烟问题及时通报,作为对单位考核的一项内容,问题突出的单位可以考虑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
赤峰市公务员小鹏说,许多地市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工作期间禁酒的通知,效果非常好。他建议,可按照相同的办法推出控烟通知,遏制因香烟出现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为公职人员“不吸烟不合群”“不好意思制止”减负,提高公职人员的健康水平,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呼和浩特市公务员小杨认为,建设“无烟机关”并不意味着公职人员不准吸烟。她建议,机关单位可在办公大楼外设置专门的文明吸烟点,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吸烟有害健康等控烟宣传标识。这样既不影响他人,又满足了其吸烟需要,同时也营造了机关单位和谐、文明、健康的氛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