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没有名校光环,没有青春容貌,也没有只手遮天的父亲,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一步一步前往那个最想去的终点,在如此芸芸众生中,她是那么普通的人,但却用尽全力活出了最好的自己。她就是烟店老板姚小玲。
昨天和姚小玲聊天,她开心的说,我新店装修好了。还特意拍照给我看,店门口就是一个火红的崭新的烟柜,里面排列有序的摆放着数十个品种的卷烟,交叉摆放的电脑桌上一排娇嫩多汁的多肉绿植在明媚阳光下展现熠熠生机。
这不禁让我想起第一次去她店里时的情景,那时她正在招呼几个小孩,小孩一会要买这个一会要换那个。换做其他老板早就不耐烦了,她没有,她就那么微笑着,像个慈祥的老奶奶,虽然她才30岁。环顾她的店里货品齐全,酒水饮料、日用百货应有尽有,店面虽然不大,但是每类货品都摆放有序、每份商品都擦得程亮,连烟柜里的价格标签每一个透透亮的。拜访过那么多客户,不是说没有比她做得更好的,但是年轻人里,那么认真细致的,她还真是第一个。当时我就忍不住夸她,可她就那么爽朗一笑,说:“这都是给自己做事,敷衍得了谁!最后坏的还不是自己的生意,我从不相信财运自来。”她那么偏头一笑的时候,我赫然发现她左眼角下有一道5厘米左右的伤疤,可那却并不影响她泛着阳光质感的美好笑容。后来慢慢熟悉了,才从她那得知了好多关于她的故事。
姚小玲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虽然家里不怎么富裕,但父母却一直把她当做手中的宝,而她自小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习成绩也还不错,父母也指望着能把她供养出去好摆脱了那艰苦的农村生活,她也觉得她这辈子一定会考个大学然后光宗耀祖;可命运总是无常,15岁时父亲突发疾病再也不能下地干活,家里经济大梁轰然倒塌,村里人都闲言碎语说她家连个男娃都没有,看她娘俩早晚得要饭。她说,她不相信不读书了就没了活路,她就那么早早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跟好多那个年代的孩子一样南下打拼,过着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她说,她打了12年工,想得最多的就是要攒钱回来给父母修个好房子,让他们好好享清福。可还没等到她回来,父亲就已经离开了,留下老母亲一个人在家孤苦无依,所以她放弃了在厂里再次升职加薪的机会,谢绝了厂领导的好言挽留,回来陪伴母亲。她带着母亲来到县城,用打工攒下来的钱租了门面开了小店,日日起早贪黑的,只为了能在县城里给自己和母亲找寻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刚开始做生意,又是一个女人单枪匹马,总是遇到很多委屈和无奈,她指着她脸上的那道疤问我:“你猜这个是怎么弄的?”我摇摇头:“我最怕人家叫我猜猜猜,我又不是上台湾的综艺节目。”她噗嗤一声,笑了,说:“是被砍伤的。”我瞬间惊到了,她却不以为意的娓娓道来。那是她第一年开店的冬天,晚上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母亲身体不好,她早早就打发母亲去休息了,一个人闲得无聊就蹲在角落里整理货品,突然就看到烟柜旁蹲着个黑影在翻箱倒柜,她冲上去一把抓住黑影伸进柜台的手臂,却在还来不及质问时就只见银光一闪,眼角就已被划开了一道口子,人也被推翻在地,回过神来时,柜子里的钱盒和好几条高档卷烟都被卷走了,母亲听见动静出来看时,就只见她满脸鲜血和一地狼藉,吓得立马昏了过去。她说那应该是她这辈子最无助的时候了。
现在的她找到了可以依靠的男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母亲帮她带着孩子,她的第二个店铺也马上要开业了,虽然在我与她结识的这3年里,她也偶尔会说:“其实我也羡慕你们能无忧无虑的长大啊,但是没有办法,我有责任……”但她也不知道,在我苍白贫瘠的生活背后,因为认识了她,因为她爽朗的笑声和弱小但蕴藏着巨大能量的背影,我竟凭空多了不知多少勇气。
我想我也会永远记得她说:“纵然生活那么多磨难,我从不相信会无路可走。”而我也愿意相信,无论酷暑隆冬,无论受难与否,日日都是好日。在我们至短至暂的生命里,希望并非聊胜于无的东西。借用别人的一段话,它是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它支撑着我们日复一日的梦想,让如此平凡甚至平庸的我们,敢于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