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深度报道六:风情小镇,一个布朗村寨的蝶变

2020年05月28日 来源:云南中烟资讯平台公众号 作者:
A+ A

  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城往南行驶,历经约1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水草丰茂的湿地公园、特色鲜明的布朗建筑、宽敞平整的打歌广场、干净整洁的布朗风情街迎面而来——这是翻身巨变的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

  新建成的金布朗风情小镇

  风情小镇建设前的样子

  昔日,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一个地道的贫穷偏壤小山村。如今,已蜕变为靓丽迷人的风情小镇。

  从深度贫困到生活持续改善,从苦守贫地到向外发展。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年来投身“直过民族”布朗族精准扶贫、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

  5月14日至18日,“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访团走进摆榔乡,探寻金布朗风情小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凤凰涅槃的答案。

  从深度贫困到“乡村别墅”的跨越

  摆榔社区地处摆榔集镇中心,5年前这里只是一个仅有1500名彝族布朗族居住的老村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人气不旺,整条街连一个早点铺都没有,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日子。

  2015年,云南中烟对摆榔乡实行对口帮扶后,按照“能城不乡、能乡不村、能村不散、能大不小、能平不坡、能多层不独院”的原则,将该乡几个位于地质灾害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寨,集中安置到了这里。从此,榔乡集镇迎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跨越发展的春天。

  目前,摆榔集镇的餐饮、金融、物流等行业越来越多,医疗、教育、客运等配套逐步完善。云南中烟还以金布朗风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为突破口,探寻布朗山综合扶贫改革的新路径。

  说起来到集镇前后的变化,从渣子树村搬来集镇的布朗族李中平感受很深。

 

李中平的旧居与新房

  搬来摆榔集镇之前,李中平和母亲住在渣子树村。那是一个地质灾害点,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家里的收入就是靠李中平在坡地上种包谷,还有上山采野竹笋去卖,养着几只鸡和两三头猪维持生活。为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李中平没法外出打工,生活极为困难,为母看病的钱经常要去借,种庄稼需要的肥料也都是赊来的。那时候,吃不饱肚子也是常有的事。

  “娶媳妇?没想过,没有一片瓦,没人愿意嫁给我,何况也不能让人家跟着我过苦日子。”回忆起当时的窘境,李中平坦言,当时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房不遮雨、衣不蔽体的生活,完全没有想到有一天也能搬进新居、能娶来媳妇、能过上好日子。

李中平的旧居与新房

  在摆榔乡党委书记段从坤的手机上,有几张李中平家搬迁前的照片。记者看到,低矮的土坯房内,家徒四壁,又矮又黑。灶房简陋、家什单一,三碗两筷一口锅,便是所有家当。李中平说,水电供应也不稳定,旱季无水喝,晚上灯光弱,吃饭还要打着电筒才行。

搬迁到摆榔风情小镇前的村庄

  2015年,云南中烟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后,全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李中平家解决了住房问题。乡镇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又想办法为他联系到工作,将李中平送到县城去打工,母亲则让他大哥和村干部帮忙照看。

  “就是在打工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决定结婚。”李中平说,2018年10月,他们一家来到了集镇,搬进了新房,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环顾李中平家如今两层楼的新居,简单而不简陋。沙发、茶几、电视机、电冰箱等家具家电齐全,3个卧室和客厅、厨房、卫生间整理得干净清爽。“现在,居住环境好了,母亲看病也方便了。我和媳妇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在周边打工增加收入,生活越来越好,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李中平说。

  与李中平一样,眼下,摆榔乡共有96户401人搬迁到了摆榔集镇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76人,累计完成投资4594万元,占地112.74亩。

如今的摆榔集镇

  从“有集无市”到“风情小镇”的诞生

  5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了位于摆榔集镇东北角的禄月食馆。这是一家专门经营“鸡枞宴”的小食馆,二层小楼有300平方米左右,庭院和餐厅被食馆主人詹月和工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是1997年从施甸县的酒房乡嫁来到这里的,当时从姚关进入摆榔的这条路还没有硬化;乡里的街子只有四五家矮小的百货店,屋顶是石棉瓦、墙面是空心砖砌的。”谈起过去的摆榔集镇,心直口快的詹月透露,当时觉得在这里发展一点前途也没有。

  2012年,40岁的詹月凭着自己烧得一手好菜的优势,决定在当地租一个铺面,专门经营当地盛产的鸡枞、火腿和土鸡。“那时候,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扶持力度的加大,通向外界的道路硬化了,从外面来摆榔做生意、干工程的人多起来了。”詹月说,她家的食馆一开始就主打“鸡枞宴”这个山珍品牌,每年夏天都从当地布朗族、彝族群众手里收购鸡枞,经过加工后卖给外地客人。

  “刚开始那几年,因为铺面小,再加上不懂鲜鸡枞的储存和加工技术,每年都把收购来的鸡枞放坏了三四百斤,一年下来经营收入只有1.5万元左右。”詹月介绍,腐烂的鸡枞虽然很可惜,但是人要讲良心、讲诚信,不能再卖给客人。

  2015年,经过失败经验的詹月与丈夫商量,以每年9600元的价格租下了现在的这个小院子和楼房。至此,詹月不仅扩大了食馆的规模,还开始尝试油鸡枞、油菌的研发,并注册了“善梦缘”商标。从此,她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年的6月至8月,食馆生意火爆,鲜鸡枞供不应求,油鸡枞和油菌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从2017年开始,每年在鸡枞上市时,食馆要付款给当地群众累计60万元左右,包括收购鸡枞和临时用工的钱,小食馆的年纯利润也上升到了10万元左右。”詹月说,摆榔集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下一步打算再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布朗族彝族群众共同致富。

  摆榔社区一组彝族村民瞿艳飞从2014年开始,来到摆榔集镇禄月食馆打工,如今已经有7年了。

  “刚开始那三年,主要是帮食馆做饭、洗菜、洗鸡枞,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现在自己能独立配菜、炒菜了,每月工钱增加到了2400元。” 每每谈起在家门口打工的生活,瞿艳飞总是一脸幸福,“既能照顾老人,还能送孩子上学,又有一份收入。”

搬迁后布朗族群众学习刺绣

  谈起摆榔集镇的变化,瞿艳飞开心地说:“做梦也想不到,现在变化这么大,年轻人可以到小超市打工,也能到工地务工,还可以自己开铺面当老板。”

  瞿艳飞介绍,云南中烟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摆榔的扶贫支持非常大,以后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自己一定好好干,争取过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今年48岁的杨立帮是摆榔集镇的一名司机。出生于70年代的他,兄弟姐妹5个中只有他上了中学。

  “父亲是大理人,是当时保山县车队的一名司机。因为到摆榔乡当插队知青,认识了母亲,喜结连理。” 杨立帮回忆,大哥13岁了才上小学一年级,一年后就回家干农活了,二哥没有上过学。幸运的是,杨立帮念完了小学和初中,还参过军。

  “现在,水泥路通向各个自然村,路修宽了,我也买了一辆微型车送货,妻子在集镇开起了小超市。”杨立帮说,在云南中烟的帮助下,摆榔乡建起了新校园,村村修通了水泥路,自己不仅卖饲料,还负责接送上黑箐、下黑箐的7个孩子到集镇里上幼儿园。

  眼下,这两个小组的村民,把杨立帮当成了自家人,每天的生活用品都打电话给他,他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