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近些年烟草行业的发展虽然高速增长有所减缓,但还是保持了健康有序的态势。针对新形势,国家局将企业管理工作重点转入到“精益管理”上,对承担“精益制造”任务的卷烟工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必须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加大对“内生动力”的挖掘。在此针对在卷烟工厂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对员工激励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员工需要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一个哲学命题,中国古人把这个现象描述为“利”与“义”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不言利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对利、对物质的鄙视。而儒家思想稍有点进步,孟子就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对“利”的一种理性评价,也是今天所说的物质追求的合理性。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必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春秋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精确表述,等同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什么有的企业文化工作难见成效,员工激情和动力不足,关键就是没有解决好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关系。一提到企业文化,想到的方法就是依靠宣传教育,这是不现实的。西方经济学建立的基础是“人都是理性的,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西方社会毫不回避个人的贡献以及对个人的物质回报。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君子不言利”,道德高于利益,但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物质至上的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对今天的员工只讲精神激励不讲物质激励,已经行不通了。
实际上,大家都清楚物质和精神两者的不可或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很精辟地阐述过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的关系:“一个人如果精神上很富有但物质上很贫乏,那他就如同下雪天一只脚在屋里烤着火,另一只脚在门外被雪冻着,那是很痛苦的!”因此,行业需要的是在不回避人的利益驱动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精神驱动,如何让两者匹配,更好地发挥人的动力。
二、现阶段对员工最有效的还是物质激励
从今天的很多新闻事件中,可以关注到政府在对社会各层人士见义勇为、做好事行为的奖励方式上,有了很大变化。除了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越来越多地给予重奖,例如新疆发生的娱乐室群众反抗持刀歹徒,杭州公交车纵火事件救助伤员,北师大走失教授的找回等事件,政府都对相关人员给予了数万元的重奖,并且都突出了重奖的报道,说明对物质激励的重要性政府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有的烟草企业的现状,是员工的岗位工资在定岗时就被确定下来,绩效工资也由固定的绩效系数绑定了。就算工厂对不同部门核定了绩效调节系数,实际上大多也被部门分配并固定使用在了个别员工身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被用来作为月度当期的业绩奖励。
在这种薪酬分配大部分被固定,员工整体年收入同比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个人小富即安的惰性是会滋生的。特别是在收入差距不大,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区别不明显的情况下,对员工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就变得相对困难起来。有些新增的工作,因为难度大、要求高,在组织上就不顺利。例如有的工厂根据国家局“创优”活动要求开展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工作”,在2011年启动当年,对参与部门相关人员的抽调工作就不顺利,甚至有的人参与进来后发现该项工作流程长、复杂程度高,最终只开展了6个课题。为了促进部门和员工的参与,工厂在2012年制订下发了《六西格玛管理办法》,对完成的项目给予奖励,当年课题数仅上升到8个。看到部门和员工参与积极性仍不够高,工厂于2013年1月再次修订下发《六西格玛管理办法》,将项目奖励提高,并同时增加个人奖励。不仅对项目给予以上奖励,对获得奖励的部门,也在工厂《绩效管理方案》中给予年终部门绩效评价的加分。修订方案下发后,当年全厂开展项目数大增至12个,2014年更达到13个。不仅部门领导积极参与,甚至还出现了部门之间争抢项目的情况。说明物质激励不仅重要,而且还必须是有一定份量的物质激励才能调动得了积极性。
三、企业缺失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看得见的目标激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为什么非得要“到位”的物质激励才能激发得了员工的积极性?那是因为另外两个激励,即精神激励和目标激励没有同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精神激励并不等同于平时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在具体工作中,针对每名员工的工作进行的过程化、持续化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必须是中层以上管理者自上而下对下属员工形式多样的即时鼓励,而不是仅在员工某项工作已经完成并取得成绩后的那一次上台颁奖。依旧是该厂,原来“QC小组活动”工作在集团和中烟一直处于较好的水平,但自从“六西格玛管理工作”开展以后,工厂的重心、领导的关注度,包括各种激励都逐渐倾斜到了该项工作上。结果在“六西格玛管理工作”逐年取得好成绩的同时,“QC小组活动”成果却同步下滑。究其原因,就是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参与的员工一比较,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下一年的工作还能有什么激情和动力?
精神激励对一般的员工能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员工,也就是愿意奋斗,要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那层员工,光靠物质和精神激励是不够的,还要有目标激励,也就是要给他们奋斗的平台和晋升的通道。他们才是对企业能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激励好了是企业的幸事。但由于存在“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导致晋升中层管理人员的机会大都要靠年龄的到点退休。就算难得出现这样一个机会很多员工还不一定能去竞争,因为同时还存在中层管理人员岗位缺乏流动的现实,你的专业知识和现在岗位工作还不一定能对到那个点上。年复一年,大多数有理想目标、愿意奋斗的员工都被消磨了意志。激励的最高境界是提供给员工一个看得见的目标追求平台,也就是公平竞争的机制,愿意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去拼搏和展示,但在“和谐管理”的思路下,这样的流动和激励很难看得见。
四、烟草员工需要递进式的“三重激励”来提振动力
提到激励,“华为”的激励方式应该能给烟草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任正非讲过: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只有利益共同体,才有命运共同体。任正非明确提出可以将华为的员工分为三类,依次是普通劳动者、一般奋斗者和有成效的奋斗者。要将公司的剩余价值与有成效的奋斗者分享,因为他们才是华为事业的中坚力量。
相对应的,烟草企业不妨也可以将对员工的激励分为这样的“三重激励”:对普通员工和愿意多干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对于愿意奋斗勇于付出的员工,在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基础上,再提供目标激励,构建起一个同步共存、层层递进的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应该是这样的:
1、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物质激励作基础。
物质激励是员工的第一生产力,是个人生存的立身之本,用好了它,就是对员工最坚实的推动力。因此就必须继续优化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员工岗位绩效评价机制。绩效工资分配比例要加大,要体现员工当期业绩,体现“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合理拉开差距。对于岗位和绩效工资之外的物质激励,要注重员工受众面的扩大,不是仅有少数人享有物质激励的机会,而是要让更多的员工有条件感受到物质激励的的作用。
2、需要以无微不至的精神激励作鼓舞。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对企业员工最大的精神激励,能让员工在精神层面上对工作产生激情、对企业产生归属。这种关怀不是体现在工作结束后对员工的那次表扬和颁奖,而是管理过程中对员工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绩效辅导,对员工每一点进步的赞许和鼓励。对员工每个时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管理者应该在本部门、本企业尽可能地给予及时的宣传和表扬,不仅激励该员工,还要同时激励其他员工向其学习。对下属员工的精神激励是管理者必备的技能,要作为下一步企业发展的一项管理提升课题来抓。
3、需要以明确具体的目标激励作指引。
如果说物质和精神激励是对员工强大的外在推动力,那么对员工的目标激励就是起决定作用的内生动力。每个员工都有理想和目标,只是高低程度不同而已。岗位高一点、薪酬高一些,应该是大多数员工的目标。如果有机会,很多人都愿意去争取。而一定也还有一部份员工有着更高的目标,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内生动力是建立在个人目标追求之上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激发员工潜能”,怎么激发?就是要让员工大大小小的那些目标有实现的可能,有奋斗的土壤。也就是说企业要给每名员工发挥内生动力和潜能的着力点,给员工公平竞争的环境。为了可实现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这才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动力。要像华为那样,鼓励员工成为奋斗者,更成为有成效的奋斗者,为员工提供短、中、长期的奖励,建立公平公开、可追溯的目标激励机制,这才是最高层次的激励方式。
烟草行业是国家重点行业,烟草企业是国家现代企业建设的窗口。随着政府对国企改革准备工作的就绪,触动国企管理旧方式的举措出台也为时不远了。如果烟草企业能抓住这一历史时机,在国企改革启动的第一步,就着力进行对员工激励方式的改革,视野放宽一些,步子迈大一些,那就一定能抢占先机,推动烟草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层。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