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卷烟营销作为一种工具,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很难创新的手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卷烟营销手段需要不断提升,配合精准营销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所以,卷烟营销的工作运营及结果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兴衰沉浮,而营销人员的个人素质是提高营销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不放弃每一个客户,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粘着”精神是营销行业颇受推崇。那么,这个“粘着”精神是否等同于不动脑筋的单调重复、或许还带着一点虔诚的推销行为?会不会陷入某种误区。它的真正的科学内涵应该是什么?
一、“粘着”营销的过去时
“粘着”营销过去时之一:死缠滥打
在营销学中对目标客户需要有粘着精神,但这种精神绝不等于死缠滥打。
东北新闻网曾刊载过一则消息:2013年4月4日9时许,哈尔滨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在站前广场巡视时,发现两人激烈争吵,民警将两人带至派出所。旅客李女士向民警反映,她刚刚走出哈尔滨站出站口就被一位围着头巾的女子拦住。李女士30多次拒绝对方提出推荐住店的要求,但对方仍不离开,于是发生争吵。由于围头巾的女子纠缠旅客,扰乱站前秩序,哈站派出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业内人士介绍,揽客者每拉来一名客人,按照客人实际消费情况,提成在5-15元左右,在客流高峰时,一些揽客者每月收入达三千多元。警方表示,旅客在遇到揽客骚扰时,可向附近民警求助。揽客行为并非完全禁止,揽客者应通过合法途径招揽顾客,但不得对旅客进行骚扰,否则将面临行政拘留处罚。
抛开规范与礼貌不谈,上述案例中也包含着一种营销精神。分析这个案例,包涵这样一些要素:不管了解不了解,不管需不需要,不管认可不认可,不管信任不信任,不管时机正确不正确,弃而不舍的、反反复复的推销商品。
就营销人员的个人销售办法而言,显而易见,这样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又是最为常见的。特别是在保险、保健品、美容、信用卡、电话业务、以及一些小型的生产型企业中,由于这种相对成本不高电话营销或陌拜广泛存在的。而这些企业的培训课程中,往往以一些“弃而不舍、终获成果”的营销案例来激励员工。营造出一种打鸡血似的激情后,结果也往往不好。坚持与粘着,放在战略层面是对的,但一味的死缠滥打、不讲技巧,就会是一种骚扰与无礼,更是一种愚蠢。
营销人员要培育三大品牌,一种是公司的品牌,一种是产品的品牌,另一种是营销人员“个人”品牌。一味的采取生硬的、重复的、无新意的电话销售或陌拜,某种程度上也会树立起品牌,但也许你树起来的是一块无论是产品或是你个人的“臭牌子”。对方接通电话,只要你报出姓名或是产品,客户不听下文,直接挂掉。开会,开车、午睡、吃饭、看电影等等几乎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接起来是:“你好,我是XX保险公司的……” 这样的经历,相信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感觉如何,不言而喻,“死缠滥打式”的营销,不要也罢。
“粘着”营销过去时之二:精神附着
另外一种误区,比前一种好一些,但也终究不是正路,就是“俯首乞怜式”,利用精神附着来达到目的。在房地产、汽车等高利润领域,营销人员的粘着精神有时表现得更为非正规非商业化。
2012年4月30日广西卫视节目播出《卖房变开房售楼小姐潜规则》 :一个小伙子的自己的女朋友是某高级别墅的售楼小姐,上周日他去接女朋友下班的时候,竟然被自己的同事告知,女朋友和客户去某星级酒店谈生意了,将信将疑的他随后竟然在酒店的房间里看见了衣衫不整的女朋,而女朋友解释说这都是为了提高业绩和收入。
上面这个案例是 “精神粘着法”,即用示弱、假意关心、博取同情喜欢,营销人员自身打出大量的情感牌来促成销售成功。常见的有保健品类等以老年人为主要客户群体的营销人员,走的是“假情假意、嘘寒问暖、以送健康为名获利的这种方式。虽然对部分群体有效,但随着时间推移,产品本身的价值得不到证明以这种方式累积感观疲惫,也渐渐没了市场。在营销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即使一类方式不作为主要手段,也往往作为一些交际要素,如送点小礼物,喝茶吃饭。对客户说说自己多不容易,以个人的情感交流来促成销售。
谈了“粘着”营销的过去时,那进行时是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