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烟花三月,又是一年“两会”时。
历年来,“两会”的相关话题就特别受关注,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声音,还有代表的声音。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最为关心的就是一些新政策,尤其是各种惠民政策、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历了一年的疫情之后,我国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然而两会期间,总出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提议和言论。
比如:
“春运期间铁路一票难求的现象始终得不到缓解,根本原因在于铁路票价太低。”
“发动一场爱国消费,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
“谁纳税多,就给他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
“把农民工组织起来,让他们奔赴边疆垦荒。”
“调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公民有条件转赠二胎指标。”
“‘富市长’挂职穷市时给其夫人发补贴。”
“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
......
今年的两会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提议和言论呢?在关注相关信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民众关注的都是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比如防止返贫、乡村振兴、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
而在一些代表的提议和言论中,作为一个烟民的我,看到一条关于抽烟控烟的话题,来自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代表,他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只要是在室内,有屋顶的地方都应该禁烟。”他认为室内设置吸烟室,相当于变相鼓励吸烟。陈静瑜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并应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关规定相一致,明确规定:禁止在一切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吸烟,保护公众不受烟草烟雾危害。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抽了多年烟的我来说,每当看到这样的信息,总觉得很扎心,感觉自己抽烟就像个万恶不赦的罪人。
其实,控烟作为近年来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各种政策的出台,各种舆论的宣传,加上每年两会也都有关于控烟政策的提议,对于烟民来说,控烟禁烟这件事其实是早已深入人心了,并且也都能理解控烟对健康和环境的需要,当然更是支持控烟政策的。只不过烟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控烟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站在国情的角度,逐步阶段性的去转变,这样才不会激发矛盾。
对于吸烟室、吸烟区的建设,我认为正是控烟路上“阶段性”转变过程中最合理、最人性的一种作为,在国民还无法做到“一刀切”式的全面禁烟的现阶段,吸烟室是一个缓冲,一个过渡,能够在尊重烟民吸烟权利的同时,又能保障非吸烟群体免受二手烟的伤害和干扰。各取所需,各不相扰。
从烟民的角度来说,烟是合法产品,抽烟是个人合法权益。即使没有吸烟室,对于吸烟的人来说,该抽烟的时候依然还是会抽烟。因此,吸烟室的建设,并不存在变相鼓动吸烟。反而,吸烟室更能引导烟民文明吸烟意识和行为,还可以为吸烟提供相对分离且安全的吸烟场所,让吸烟人群和非吸烟人群的相对隔离,预防和控制被动吸烟。而且还可以减少和避免吸烟者随处吸烟、随意丢弃烟头等不良习惯,往大了说不就是助力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吗。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设置吸烟点或吸烟区,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你肯定认为这只是个别烟民的想法,其实不只烟民,在相关调查中,非烟民群体对设置吸烟室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因此,陈静瑜代表提出的“室内设置吸烟室相当于变相鼓励吸烟”说法及观点,我并不认同。作为烟民,首先我是非常支持控烟,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其次在合理合规的范畴下,我并不认为抽烟的行为是错误的;最后我认为关于吸烟室这种文明吸烟环境的建设,本身是有利于控烟工作的,应该给予支持和引导,在控烟工作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谈烟色变,一概而论。两会代表提议及方案主要是反映民意,因此要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这里想说,支持控烟的同时,希望不论是国家相关部门或两会代表们,在谈及控烟问题上,更能从实际出发,站在客观角度,在支持和肯定关于控烟工作中,以及文明吸烟建设方面做出的相关努力和成绩之外,制定出一套利于控烟工作有效开展的可行性方案,这才是对控烟最好的助益。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