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毋庸置疑,企业文化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建设,明显是带有企业的主观目的性,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带着特定的功利性目的而进行的一种企业管理探索与实践。从广义上而言,企业文化的功利目的性实践,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正是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或是隐隐地感受到了企业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被市场淘汰或是被竞争对手“蚕食”;或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为应对这可能出现的“危机”、“风险”或是寻求企业的基业长青,企业以依托企业文化建设这一流行的管理趋势,试图找到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实现企业的特定目的。而从狭义上来理解企业文化的功利目的性,则特指在企业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为应对出现的企业发展问题,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找到解决的对策。
在狭义上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功利目的性,往往直接指向的是企业的某一特定发展问题,企业需要更好地实现对这一特定问题的关注,必须先立足于“对症下药”,即是要找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借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来解决这一问题。
对此,首先,要明确必须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发展中的现象,即是以企业文化的视觉来看待企业发展的问题,明确用企业文化的规律、工具与方法来总结、归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其次,是要找出“症结”所在,即把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工具与方法的认知,转入实践运用阶段,系统地借助企业文化建设理论,进行针对性的企业文化诊断。其中采取的系统性方法更多的是通过大范围的问卷调查、访谈、管理工具分析等,这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精力,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因此,多用于对企业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革新或系统性的建设。而如果仅是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特定现象、某一方面进行诊断,在借助企业文化诊断工具的同时,亦可以通过简单地观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现象,来做出大概的判断。最后,是在上述基础上,准确地“下药”,即依据诊断出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快速而有效地提出解决之策。
行业的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客观地说,行业的文化建设不是为了“摆花架子”、“充门面”,而是为了“借帆渡船”,即“借”行业文化建设这一“帆”,“渡”行业可持续发展这一“船”,由此亦要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以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来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工作。
这其中,如何科学、准确地找到行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症结所在,是准确“对症下药”的前提。虽然《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评价体系》这一标准早已印发实施,但无论是行业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考核与评价,还是行业各下属单位自身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行的企业文化评价诊断,都不可能一味地依赖系统性的管理工具,进行企业文化的系统性革新或系统性建设。毕竟行业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具有扎实的基础,更多的不是要进行系统性的建设和系统性的革新,而是需要在既有的行业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相对简单的“修正”与“补充”。这种“修正”与“补充”,更多的是需要运用简单的观察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作出一个概然性的判断,进而把握近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即是对行业近期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适当的修正与补充,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有效。而这种简单的观察方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观人、观品、观名。
一是观人法
毋庸置疑,观“人”法的“人”即是企业的广大员工,对于行业而言,则是行业六十几万名干部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人”始终是企业推动企业发展最活跃的要素,亦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第一资源。行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即屡次强调要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要素在行业发展以及行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行业文化建设带给行业的改变,更多的是需要通过行业的六十几万名员工来推动行业整体文化建设水平和工作水平的提升。这种推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思维模式上,通过引导“人”这一核心要素对行业及下属各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经营管理哲学的认同与理解,养成统一的思维模式,进而充实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哲学的内涵。其次,在统一的思维模式下,确保了行业六十几万名员工能尽可能地“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聚”,形成统一的行业文化执行力,进而增强行业发展的合力,提升行业发展的效率,不断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第三, 由于行业组织思维模式的高度一致,带来了行业行为规范的统一与同步,由此形成了统一的行业行为识别标准与符号,进而有效提升行业责任烟草的企业文化形象。
因此,行业文化建设的“观人法”,即是要牢牢把握行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从行业文化建设改变“人”这一核心因素的几个内容入手,一方面,整体评价行业文化建设带给员工在素能提升、行为规范、精神面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变化,具体而言是要“察言观色”,即体察行业广大员工的“言论”,观察行业广大员工的“精神面貌”,从一言一行中积累形成对行业文化建设的总体判断;另一方面,要善于从行业与当地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等第三方单位的交流沟通中,发现、掌握当地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等第三方对行业干部队伍的真实、客观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判断行业文化在宣贯实践层面的落实情况。
二是观品法
企业文化既流溢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上,又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是体现在企业方方面面的。行业文化建设带给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亦是如此。无论是行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还是行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烟叶品牌、卷烟产品品牌、服务品牌等,都会体现出行业文化建设积极作用的印迹。
因此,从“品牌”来看行业文化建设现状是确实可行的。而所提倡的行业文化建设“观品法”,即是强调行业文化建设要善于通过观察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种“品牌”来窥视行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优势、问题与不足等。
这里的品牌既包括了卷烟品牌,也包括了烟叶品牌和行业服务品牌等。一方面,对于卷烟品牌、烟叶品牌等商品品牌而言,正是行业文化建设融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而给行业卷烟品牌、烟叶品牌等各类商品品牌带来了显著的风格影响,从而形成了显著的产品特征。试想,如果没有追求精益文化理念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有效贯彻与严格执行,将肯定无法生产出具有精益品质的商品。
另一方面,对于行业服务品牌而言,由于服务品牌建设本身即是行业文化建设的延伸与拓展,是行业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从行业各下属单位在服务品牌建设中的表现,更加能看出行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观察行业各下属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效,不是听这个企业在“嘴上”提倡什么、要求员工做什么,而是要看这个企业在行为上表现出什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而服务品牌作为商业企业的本质属性,正是广大员工的行为铸就了行业服务品牌的质量与形象,确保了行业服务品牌的“口碑”。一个企业如果能在实践中塑造出具有良好“口碑”的服务品牌,那么,显然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相反,如果一个企业在服务品牌建设中,习惯性地让服务“打折”,那么,企业更应该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习惯性地“打折”现象出现的原因,毕竟服务行为的不到位、“打折”,并不仅仅是服务的问题,更多的是文化观念认知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与缺失。
具体而言,行业文化建设的“观品法”,不是“站在原地看品牌”,而是要深入品牌的市场中,去了解行业卷烟品牌、烟叶品牌等商品品牌的客户(消费者)和行业服务品牌的服务对象对于“品牌”的真实感受,从而汇总形成行业各类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口碑”,进而间接地对行业文化建设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毕竟,只有将品牌置身于市场中,其所传递出的信息才会更加真实,才更不容易失真。由此,间接地对行业文化建设进行综合的判断与评价也才会是客观真实的。
三是观名法
在现实的生活中,看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可以从他(她)热衷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形成对其文化内涵的综合判断与评价。毕竟,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价值追求,让特定的人更加看重某一项内容或特别反对某一项内容。
对行业文化建设的评价亦是如此。行业上级部门在评价下属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特征时,不妨从这个企业所追求的“名”来进行综合的判断。这里的“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对待企业“名声”的态度与心理。一个高度重视自身“名声”的企业必然会高度重视自身的文化形象塑造,一个对企业“名声”相对冷淡、甚至于“置若罔闻”的企业必然是心理上高度不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等企业软性竞争力建设。尤其是这种“名声”包含工作排名、创先争优内容时,则是体现了各企业的上进心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更能从中看出一个企业的隐形文化力量。
另一方面,是看企业所获得的企业之“名”的分量与内容,即企业所获得荣誉。纵使两个企业对待荣誉都是同样的看重,但两者热衷的容易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也能看出企业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如企业把企业集体、团体的荣誉摆在第一位时,则可以看出这个企业是更加注重团队的凝聚力,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而如果企业过分看重个人的荣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