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金秋九月,流金淌银。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记者赶赴烤烟生产第一线。从敦化到汪清,从龙井到和龙……烟农收获的步伐不停歇。站在远处看,只见层层梯田,一望无际,金黄色的烟叶美丽壮观;视线落在各烤烟收购站内,又见交售烟叶的烟农排成长龙,满脸笑容,信心十足地等待工作人员公平验级定价。
惠民帮扶 烟农齐致富
8月23日,记者来到汪清县东光镇小汪清村,村头一排十余间烤房正往外散发着浓郁的烟草香。
在一间烤房前,记者看到,一根根一米多长的竹竿上,挂满了刚摘下来的烟叶。村民王勇从一辆手扶拖拉机上跳下来,虽然神情有些疲惫,但笑意满满。他对记者说:“今年我家共种了68亩烟叶。这几天,白天收烟,晚上烤烟,累是累,但是值。”
朝鲜族老大娘朴淑英今年65岁,一杆烟叶少说也有十多公斤,她提起来就走。“我一天能编七八十杆烟,收入一百五十块。”朴淑英跟记者说。
王勇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现在种一亩玉米,除去机耕、化肥、雇工等的费用,每亩能收入550余元。种烟就不一样了,每亩烟叶纯收入能有2000多元。自己种了7年烟,全家的日子一年年富裕起来了。
延边州毗邻朝鲜和俄罗斯,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靠烟叶生产经营增收的烟农,王勇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008年以来,延边州将烟叶产业确定为七大特色产业之一。在敦化市、汪清县、龙井市、和龙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着力解决富百姓、兴财政、可持续等问题,助推烟农增收致富和烟区经济社会发展。”延边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吴家伟介绍说。
敦化市青沟子乡林江村51岁的烟农李金仁,从2008年开始种植烤烟。起初,他手里缺少资金,在买烟用机械和承包土地时遇到了难题。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李金仁通过申请专用机械补贴和通用机械补贴,买上了烟用机械,承包了63亩土地种植烟叶。
“前两年,我儿子两口子在外地打工,孩子留给我们老两口照顾。这两年,我们这里成为现代烟叶生产示范园区,烟草公司投资帮我们搞道路、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除了投入劳动力外,几乎是‘零投入’。如今,通过种烟,家里盖了新房子,换了家具、家电,和城里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小,儿子两口子回来和我们一起种烟了……”李金仁扳着手指对记者历数这几年生活的变化。
当种烟能让烟农过上体面的生活时,自然就会有竞争力,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从事烟叶生产经营。
如今,延边规模化种烟农户平均收入基本稳定在10万元以上,北沟村、龙门村、荒坪村、河南村等规模种烟村的户均收入更是分别达到了22.6万元、22万元、20.9万元和15.8万元。
规模化种烟,让烟农真正富裕起来了。
抱团生产 土地倍生金
“过去种烟,大伙儿都是单打独斗,缺少资金、没有技术、不会管理,从育苗到烘烤,一家人都靠上。每天起早贪黑忙活,翻整土地,移栽烟苗,顶着烈日给烟苗浇水,最后肩挑手推把采摘的烟叶运回家,夫妻轮流熬夜烘烤烟叶,到头来也赚不了多少钱。这两年,沾了‘龙江’的光,俺们种烟越来越轻松。”9月1日,正在密集烤房外“侍弄”烟叶的龙井市智新乡龙江村农民吴基哲一脸欣喜。
吴基哲口中所说的“龙江”是指“龙井市龙江基地烟农专业合作社”,是龙井市十里八村有名的朝鲜族烟农郑风焕牵头成立的。“现在,从耕、种、管到收、售,这些事情基本上不用自己去做,都有专业服务队来干。”吴基哲说。
郑风焕是龙江基地的创始人。他介绍说,延边州近年来大力推进综合服务性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通过推广落实日光温室育苗大棚离地床育苗、密集烤房三段式烘烤等适用技术,把烟农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向规模化种植发展。
“我们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根据烤烟生产各主要环节,引导组建相关专业服务队,统一安排调度,有偿使用,解决了单户劳力、技术不足的难题。”龙井烟叶生产管理部生产科长许成昊介绍说。2006年,龙井市龙江基地成立了第一个烟农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建立了5个专业服务队,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效益显著。“专业化服务使每亩用工由原来的26.7个减少到16个,每亩生产用工费用节省530元。”许成昊说。
烟农专业合作社还推动了专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在技术指导和物资供应各个环节上帮助烟农发展种植,有效促进了产业内部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延边州局(公司)累计引导建立育苗专业队34个、植保专业队20个、农机专业队16个、烘烤专业队50个、分级专业队80个。专业化服务覆盖区域内,亩均用工得以控制在16个以内,大大降低了烟农用工成本,规模化种植水平明显提升。
烟农专业合作社让烟农能抱团发展,使富民强社真正成为现实。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