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四川消息 今年以来,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两个重于”烟叶工作方针,将优化烟叶结构作为烟叶工作中心任务,以田间清除不适用烟叶为抓手,科学制定方案,严把“四个关口”,规范“八大流程”,优化烟叶结构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7月29日,全省共清除下部叶面积127.80万亩,占种植面积92%,共计鲜烟叶198.99万担,折合干烟20.37万担,平均每亩清除下部叶鲜重77.85公斤,预计9月初开展上部叶处理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省局(公司)制定下发了《四川省2014年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实施意见》,产区市(州)公司各级按照工作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细化了实施方案,形成了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全省行业各级共计印发关于优化烟叶结构工作文件140份,召开专题工作会议94次,为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加大培训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取得了党政的支持,通过印制标语、张贴告示、发送短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截止目前,全省行业共印制标语2600条,发送短信5.45万条,设立宣传牌1500块,发放宣传画册9400册、告烟农通知书11.11万份,张贴告示4700份。采取召开现场会、培训会、院坝会和烟农大会等形式对干部职工、烟技员和烟农开展培训,全省各级共计召开培训会或现场会2467次,培训干部职工7800人次,烟技员16295人次,烟农21.71万人次,积极引导烟农算好“经济账”,促使烟农自觉自愿处理不适用烟叶,形成优化结构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严格八大流程,确保规范统一。严格按照制定方案—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发放通知书—适时清除—检查验收—结果公示—补贴兑现的操作流程,扎实开展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工作。全省烟叶工作站以“村”为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每户烟农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的具体数量、清除时间、技术规范、鲜烟叶处理方式及考核验收办法,并建立了“一村一案”痕迹化档案,全省共建立“一村一案”2443份。攀枝花和宜宾开发“不适用烟叶处理管理系统”,有效加强痕迹化管理,实现不适用烟叶处理全过程可查、可控、可追溯。
四是严把四个关口,有效处理到位。严把田间处理关,凉山和宜宾充分发挥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开展不适用烟叶专业化处理工作,其中田间处理8.53万亩,毁型破叶4.23万亩,运输不适用烟叶5.38万担担,销毁不适用烟叶5.38万担。严把成熟采烤关,严格剔除光照少的下部叶、未开片的上部叶、无烘烤价值的病残叶等不适用烟叶,严禁病残叶及长度小于40cm的叶片进入烤房。切实强化烟叶准采准烤制度,凉山制定准烤、停烤制度,在处理下部叶时,延迟5天开烤;处理上部叶时,提前封火停烤。严把分级扎把关,全面加强烟叶预检预验工作,细化预检流程,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坚持入户指导,逐把验收,切实做到“三清一控制一严禁”。严把合同收购关,严格执行合同收购,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烟农利益。重点抓好烟叶预检到位率和预检合格率两个关键点,切实提高烟叶收购质量,把好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卡。
五是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执行到位。成立了由纪检监察、专卖、财务、审计、烟叶等多部门组成的监督考核组,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全省按照“烟站全面验收、市县两级单位联合复查复验、省级单位抽查验收”的三级验收评价办法,严格将检查验收结果纳入目标考核。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