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贵州日报》报道 青山如黛,烟叶清香,一片森林一片烟,片片都是生态烟。
站在道真自治县洛龙镇鹰嘴村老鹰嘴山上,延绵近万亩烟叶,长势喜人,令人震撼,绘就一幅现代烟草农业生态画卷!
这是遵义烟草部门建小山塘、修机耕道大力完善烟区基础配套设施的结果。道真老鹰嘴的景象是遵义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一个缩影。
时下,走在遵义广袤的农村大地,随处可以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烤烟正茁壮成长,一座座加固一新的小水库,如明珠般镶嵌在山涧,一条条平整的烟基路如彩带般萦绕在烟地间。正在田间劳作的松烟镇友礼村村民刘兴民兴奋地说:现在和以前相比简直是大变样,灌溉有保障了,路也修通了,我们种烟的信心更足了。
遵义是全国重要的烟叶产区之一,共规划品牌原料基地单元40个,对应“中华”、“黄鹤楼”、“红塔山”等10多个国内著名卷烟品牌。全市现有基本烟田面积220万亩,烟叶年产能力200万担左右,现已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19个。烟叶产业既是烟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
近年来,遵义不断完善各地烟区的基础设施,为烤烟种植带来了便利,不仅发展了烤烟产业,更惠及了千千万万的农村百姓。2005年——2012年,遵义市11个种烟县(市、区)累计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7亿元,其中建成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148万亩,建设大型密集烤房3.45万座,建成育苗设施101万平方米,间接带动其它农作物受益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
小山塘发挥大作用
小山塘水库是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工程之一,既承担着农村灌溉、用水、防洪等综合功能,也为发展农村经济、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余庆县松烟镇中乐村,几个刚经过除险加固整治完工的小山塘堤坎干净整洁,护栏、溢洪道等设施应有尽有。正全力以赴接受一次次降雨的洗礼,兜接一汪汪山间清泉,敞开水口发挥灌溉效益。
“现在松烟镇烟区的小山塘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重新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余庆县烟草分公司松烟烟叶站站长袁胜国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烟水配套工程的实施。
洛龙鹰嘴村万亩连片烟叶基地
“你看,这些实际都是比较人性化的,围墙可以防止路人或小孩行走时不慎掉入水中,堤坎旁边还修了一道水沟,这样可以防止雨水将堤坎冲坏。”袁胜国把记者带到中乐村大湾山塘,指着山塘对记者说。
说话间,一位坐在水塘旁边的老人招呼大家到家里去喝水。“有了这个烟水配套工程,我家的十来亩烟地随时都能浇上水。”老人拍了拍手上的土说,“最近几年,烟草公司在我们这里修了很多水利设施,不仅能浇烟田,还能浇水稻田、包谷地。”
据悉,有了这口山塘,下游附近上千亩土地灌溉就有了保障。
放眼望去,在这个标有“中国烟草”的水池四周,村民们的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在离大湾山塘不远的地方,一条2000多米长的排洪渠刚刚修建完毕。建设了烟水配套工程,畅通了排洪渠道,以后的烟叶就可以免于受洪灾了。据介绍,没修排洪渠之前,如果遇上大的水灾,这一片起码有三分之一的烟田要遭灾。
据了解,以前,余庆的一些地方,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到干旱少雨,就只能保证人畜饮水,顾不了浇灌庄稼。如果下大雨,发大水就会遭受洪灾。现在,烟水配套工程可以一水多用,缓解烤烟旱情和灌溉其他农作物,还能在洪灾到来时排洪泄洪。
“山塘只建不管,用而不管,时间长了,要出安全问题,会给防汛带来很大压力。”遵义市烟草公司分管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副经理朱忠彬说,遵义小山塘多,但这些山塘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建设不规范,年久失修,后续管理没有跟上,很多小山塘出现渗漏、淤积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农田灌溉。用老百姓的话说,有人建、有人用、没人管。坝体单薄、堤身渗漏、涵管老损、溢洪道宽度不够,日趋恶化的工程安全状况,严重影响着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极大制约了工程灌溉效益的发挥。
近年来,遵义市烟草部门和当地政府切实抢抓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烟草水源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调查烟区小山塘水库现状,积极规划上报方案,共同向上级争取资金。据悉,到“十二五”期末,遵义市规划建设28个烟草水源工程项目,力争烟草行业建设资金38亿元。目前已开工2个项目,到位建设资金近4亿元,第二批投资7.8亿元的6个项目已通过审查,即将开工。
“农村小山塘的整治,不仅消除了水库大坝安全隐患,增加水库蓄水,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更是彰显党和国家关心‘大民生’这个主题。”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丁伟说,小山塘治理好以后,要积极引导村组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和保护机制,让遍布烟区的小山塘长久地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一个个烟水配套工程竣工,一些长期遭受旱灾的烟区迎来了“幸福之源”。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称赞烟水配套工程是“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金叶”路上笑声漾
近日,在湄潭县抄乐乡烟区里,烟农们用拖拉机或板车拉着一车车绿油油的烟叶,行驶在专为烤烟生产而修的烟田机耕路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种烟,比以前轻松多了!烟叶全部用车子拉,这‘金叶路’修得好,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啊!”烟农王志杰由衷地说。
这发自肺腑的话道出了遵义烟农的共同感受。
“如果没有这条路,我们高山村三组的村民们将继续过着肩挑背扛、人背马驮的日子。”桐梓县楚米镇高山村三组村民陈顺利说。
陈顺利所说的路,就是连接桐梓县楚米镇高山村和九坝镇白盐井村的一条8公里多的烟田机耕路。这条道路的建成不仅实现了楚米镇高山村村民多年的通路梦想,加强了楚米镇与九坝镇之间的交流,对这一带的烤烟发展更是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沿着这条路,高山村村民正一步步走向期盼已久的幸福生活。
土地整治规范了烟叶生产
陈顺利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住了多年,开始种庄稼,后来种烤烟,我种的烤烟还不错,但种的不多,不是我不想多种,实在是不敢。我住在这个深山里头,不通公路,山路又不好走,每次买点肥料、薄膜或者交烟的时候都只有靠肩挑背扛、人背马驮,一去一来还要花上大半天时间,实在是太恼火了。我们家这个房子嘛,外面下好大雨房子里面就下好大雨,我们也想建新房,只是这里交通太不方便,几毛钱一块的砖靠人背马驮运到我们这里,光是运费就要涨好几块钱,太不划算了,所以家人商定暂时将就住在这里。”
据了解,陈顺利一家所在的高山村三组原来住有十几户人家,由于这里交通条件太落后,近年来,当地许多村民进城务工后都纷纷举家外迁,最后只剩几户人家继续留在这个地方。
为帮助高山村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楚米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县人大、县烟基办、市烟草公司桐梓分公司对接。2012年下半年,在县人大、县烟基办和该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市烟草公司桐梓分公司决定投资160万元修建一条总长为7.88公里的烟田机耕路,从楚米镇高山村一直连接到九坝镇白盐井村。目前,道路已修建完工。
看着刚刚修建的公路,楚米镇高山村村委主任令狐荣海高兴地说:“这条路本来项目计划是7.88公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修了8公里多。从这条毛坯路贯通以后,高山村三组原来搬出去的好几户村民都陆陆续续搬回来了,说是要回来发展烤烟。”
令狐荣海还找来不久前从城里搬回来的村民吴光伦,他一看到记者就激动地说:“要是不修这条路,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了。你们不晓得,没有通路的时候,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实在太落后了。现在,路修好了,好几户搬出去的村民都和我一样陆续搬了回来。”
令狐荣海告诉记者,要想富,先修路。今后,村民们购买种烟的肥料、薄膜等材料以及交烟都可以直接用车把东西拉到目的地,既省时间又省了力气,现在高山村好多外迁的村民都陆续回来了,还把弃耕地利用起来,扩大了烤烟种植规模。目前,高山村三组村民已开垦500亩左右弃耕地,且大部分都已种上烟苗。
记者问及陈顺利今后有何打算时,他说:“前几年,政府每年的危房改造计划都有我的名额,但是因为路的问题,材料运输困难,房子到现在都没有修成。不过,现在路修通了,买材料、交烟再也不用人背马驮了,我就想多种点烟,多卖点钱。今年,等把烤烟卖了,我就开始修新房子。”想象着自己一家6口搬进新房的情景,陈顺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05年10月,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加强基本烟田保护区内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遵义市把重点放在烟田主干路的建设上,俗称“金叶路”工程。这是烟草行业落实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方针,真心关爱烟农、真情回馈烟区的实际行动。
完善的机耕道建设,奠定了遵义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基石
遵义是全省最大的烤烟产区,做好这样的“反哺”工程,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叶路”的建设,把“金叶路”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为“金叶路”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金叶路”,民心路。亲眼看到烟草行业反哺烟农的实际行动,老区人民被感动了,纷纷投入到“金叶路”建设的洪流中,涌现了许多的动人故事:银发老人自愿无偿担任质量监督员,妇女儿童自发为工人送茶送水,烟农心甘情愿无偿让出责任田,自发成立管护小组。
“如果没有国家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投入修建机耕路,遵义的广大农村将有许多村民继续过着肩挑背扛、人背马驮的日子。”一位烟草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截至去年12月,遵义共投入1.6亿元,建设烟田机耕路1200公里。
服务专业化种烟更轻松
一片片烟田一望无边,一条条烟渠蜿蜒向前,一座座烤房连成片,专业化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